11.20 秦始皇“焚书坑儒”,引发了意料不到的结果,最终使秦帝国毁灭

中国古代帝皇中,谜团最多的要数千古一帝秦始皇,也是最受非议的一位皇帝。尤其在文人墨客心目中,秦始皇就是一个暴君,他所建立的秦帝国,由于律法苛严,被称为“暴秦”。

焚书坑儒被认为是秦始皇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次毁灭性伤害,被不少文人书籍所批判,是秦始皇残暴的一个突出表现。我们不应人云亦云的相信了这些说法,那焚书坑儒真相到底是什么?

焚书坑儒,可以理解为焚书和坑儒,这是两个在不同年份上发生的不同事件。下面按照时间的顺序,从原始史料记载开始,分别加以介绍。

焚书

焚书事件发生在秦始皇34年,即公元前213年。事情起因是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于是李斯主张焚书。具体焚了哪些书,《史记》是这样记载的: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

秦记,就是秦的历史档案记载。

从史记的记载中,我看可以看出焚毁的书籍主要有两类:

一、除了秦国历史典籍意外的其他历史典籍。

二、诗、书、百家系列典,其中诗指《诗经》,书指《尚书》。

从目前留存下来的先秦古籍来看,《诗经》是保存下来了。而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的历史典籍的确没有了,造成了先秦史料的极度缺乏,这也导致了先秦历史学研究的困难。而《尚书》是最收争议的,真伪难辨。诸子百家的著作也大部分毁灭。可见,这次焚书的确给中国历史文化造成了灾难,让后世学者扼腕叹息。

但是,这是否是针对儒家的呢?答案否定的。原因有二:

1.这次焚毁的典籍,不单单是儒家的,还有诸子百家的相关典籍

2.从《史记》记载的焚书的原因,并不是针对儒家。焚书起因是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

坑儒

坑儒时间发生在秦始皇35年,即公元前212年,事情的起因是侯生卢生的逃亡。

侯生,战国时韩国人,也是当时有名的方士,被秦始皇邀请到秦国担当顾问,与卢生齐名,他是秦始皇派出寻找仙药的两个方士之一。在逃亡之前两人有一番讨论: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乐以刑杀为威”,并得出“未可为求仙药”的结论,于是两人逃亡了。真相大概率是秦始皇投资了两人“求仙药”的项目,但是仙药可求而不可得,畏惧秦国严酷的刑罚,不得已而逃亡。

于是秦始皇发怒了,《史记》上是这样记载的:

始皇闻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巿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益发谪徙边。

方士,有称方术士,信仰谶纬学说,擅长祭拜鬼神,炼丹长生,也称法术之士。在史记的记载里,方士更像一帮极富口才,招摇撞骗的江湖骗子,被秦始皇收纳为用的,数量应该不少,其中的有名有姓的代表人物是徐福、侯生和卢生。这群人并不是儒家,也就不能说明始皇对儒生有什么看法,更不能说明儒家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弊端。

意外的影响

方士的存在对当时社会并没有实际的大的贡献。但是坑杀方士的行为缺连锁引发了一个对秦国历史走势起着重要作用的事件,史记是这样记载的:

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

始皇长子扶苏,是秦始皇比较看重儿子,也是最有可能继承帝位的皇子。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在秦始皇看来,扶苏尚不成熟,有着锤炼这个儿子的意图。

但是上天并没有给始皇帝时间,没有给扶苏时间。

公元前210年,在坑杀方士事件2年后,秦始皇在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驾崩于沙丘,此时扶苏尚在边疆的上郡。然后才有了赵高和胡亥合谋篡夺秦帝国皇位,秦帝国的历史开始断崖式地走向奔溃。

历史的连锁反应真让人意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