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战国四公子,那个时期可以左右一个国家命运的风云人物(2)

上一篇我们聊到了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这一篇我们将聊一聊战国时期的另一个公子——赵国平原君赵胜。从他的事迹和典故中我们或许就能了解到当时他的威望和贤能,以及在那个时代他的举足轻重。

赵胜生年不详,是那个推行“胡服骑射”,吞灭中山国,打败林胡,娄烦二族的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他担任过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的宰相,曾经三次弃官又三次官复原职(具体事情经过可以参考《资治通鉴》里的战国平原君)。封于东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西半屯镇),号称平原君。


赵胜礼贤下士,喜爱有贤能之人。有一次赵国的田部官吏赵奢征收租税,赵胜家不肯给,赵奢就用国法杀掉了赵胜家九个管事的人,赵胜恼羞成怒要杀赵奢,于是赵奢就说;“您是赵国的王室公子,现在纵容您家里人不遵守国法,那么国法就会被削弱,国法被削弱赵国就会变弱,赵国一旦变弱那么其他诸侯国就要攻打赵国,届时赵国灭亡了您还能享受这些荣华富贵吗?凭借您的尊贵,只要奉公守法那么上下就安定了国家就会变强,赵国的政权因此会更加稳固,而您贵为王族,难道会被世人看轻吗?”赵胜听后就觉得这是一个贤良之才啊,于是就把他推荐给赵王让他主管税收,而他确实做的很出色,使赵国百姓富裕国库充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赵胜不仅胸怀宽广而且格局也很大,对待有才干的人也很尊崇。



赵胜对待朋友也是很好的,能够推心置腹,以命相托。赵胜的好朋友魏齐因为得罪了秦国宰相范雎而被迫躲在他家。即使秦昭王以灭国和他的性命作为要挟,他也没有出卖朋友。最后魏齐因为信陵君怒而自杀。这件事才得以圆满解决。但是赵胜对待平民就没有那么友好了,直到有一次发生了一件事彻底的改变了他对待平民的态度,也因此威名大震。事情的起因是赵胜的姬妾因为好玩而耻笑了一个因病致残的跛子,跛子于是就上门找到赵胜说:“我听说您喜爱士人,他们不远万里前来依附于你是因为您看重士人而卑视姬妾,我因为不幸而致残可是你的姬妾却嘲笑我,我希望能得到她的人头。”这种要求换做谁都不会答应的,赵胜心说这个跛子一定是疯了,结果不久之后赵胜门下的食客陆陆续续的走了一多半,一打听原来是因为他没有答应跛子的要求,士人都认为赵胜喜好美色而轻视士人。于是赵胜就斩下了耻笑跛子的爱妾的头,亲自登门给跛子赔礼道歉。从此以后那些走掉的食客就又都陆陆续续回来了。关于这个典故我们不难看出赵胜是爱才之人但也是心狠之人。姬妾就因为耻笑而丢掉了性命,说明当时的人心里很看重名节。可不管怎么说只为招揽贤才就斩下姬妾的人头在我们现在人看来未免太过于血腥和残忍。


也许正是赵胜爱惜人才的缘故,才有很多有才干的士人愿意追随在他左右,为他效命。这其中就有毛遂(历史上这里还有一段“毛遂自荐”的故事)也因为毛遂的缘故赵胜和楚国的合纵才能够定盟。在这里就不详细赘述了。公元前259年(长平之战的第二年),秦军包围了邯郸(具体起因就是赵国接受了韩国的上党郡,而赵孝成王又任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帅导致兵败),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赵胜从谏如流听从了邯郸传舍吏子李谈的建议;他将妻妾以下家里所有成员全部编入军中作为守备城墙的劳役,散尽家里所有的财产分给浴血奋战的兵士,挑选三千敢死军出城与秦军决一死战。正是他听从了这一建议,秦军因此被迫撤退三十里。苦守了三年,终于等到了信陵君魏无忌带来八万精兵和楚国的援军。赵国都城邯郸这才得以保全。经此一战,秦国大伤元气,而赵国也变的岌岌可危。


赵胜于公元前251年(赵孝成王十五年)去世,他的后嗣也在赵国灭亡的同时断绝了。

历史上对平原君赵胜的评价也都褒贬不一,有人说他不识大体,贪图利益,也有人说他身为战国的翩翩君子却不能够以大局为重。这么说也没错,也正是因为赵胜贪图上党一地之郡差点招致邯郸兵败城破,使赵国四十万将士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军尽数坑杀。但是他杀了嘲笑跛子的姬妾,散尽家财组建敢死军以退秦军,任用毛遂和楚国签订合纵之盟。虽说他贪图上党郡以至于招来秦军的攻打,使四十万赵国士兵命丧他乡,但是我们忘了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他也只是想使赵国的国土面积扩大,让赵国在诸侯国中变的越来越强。这也与赵孝成王脱不开关系,他听信小人之言换掉了作战经验丰富的廉颇,而去任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以至招来兵败。


下一篇我们来聊一聊楚国的春申君黄歇,看看在他身上又发生了哪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