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神藥泰斗“二甲雙胍”和 維生素B12 缺乏及相關疾病

前言:在門診或病房診治患者的過程中,我特別注意一件事情,就是糖尿病患者是否在服用二甲雙胍,如果在用,尤其是長期服用二甲雙胍的患者,我會讓他們抽血查一下血常規、血清維生素B12和同型半胱氨酸。有人要問了,二甲雙胍不是那個可以降糖降體重,又可以減少心血管事件,還可以讓人保持年輕等很多功效,快要上天了的神藥嗎?為什麼要針對他,查這些看似不相干的指標,有什麼玄機?是我故弄玄虛嗎?

不說你不一定知道,待我慢慢道來,你看完就知道我為什麼這麼做了,也才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了,其實經常有些細節是我做好了防範但沒告訴患者和家屬,但如果不注意也是非常容易出問題的……( 一個好的醫生必須要學會幫患方算賬 )

首先來了解一下 二甲雙胍吧,這個“胍”可大了,它被稱為“神藥泰斗”,它作為一線降糖藥,近幾年不斷爆出新的消息,比如前不久,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在頂級期刊《細胞·幹細胞》上發文稱,他們發現一類特殊的老化神經幹細胞,經過二甲雙胍處理之後,能恢復對促分化信號的響應,重現年輕態的活力,進一步促進神經髓鞘的再生。這一發現意味著,二甲雙胍有望用於治療不可逆的神經變性相關疾病。隨著研究的深入,二甲雙胍的治病潛力不斷被拓展,它還被發現具有17種甚至以上的作用:1、抗衰老作用;2、減肥作用;3、降低特定孕婦的流產、早產風險;4、預防霧霾引起的炎症;5、心血管保護作用;6、改善多囊卵巢綜合徵;7、改善腸道菌群;8、有望治療部分自閉症;9、逆轉肺纖維化;10、協助戒菸;11、抗炎作用;12、逆轉認知障礙;13、抑制腫瘤生長;14、可防黃斑變性;15、或可治療脫髮;16、逆轉生物年齡;17、聯合用藥或可治療三陰乳腺癌。

怎麼樣,是不是幾近無所不能,要上天了……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常見病、多發病,目前全球範圍內,糖尿病的患病率和發病率急劇攀升。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2017年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糖尿病成人患者約有4.25億,預計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可能達到6.29億。我國的糖尿病患病率也呈快速增長趨勢,2017年中國20-79歲人群中糖尿病患者有1.144億,居世界首位。

由於二甲雙胍可作為一線降糖藥,所以糖尿病患者中服用二甲雙胍控制血糖的吃“胍”群眾數量龐大,還有一些並非糖尿病的人群由於二甲雙胍的“神效”也積極、主動地做了吃“胍”群眾。

二甲雙胍如此神奇,就沒有缺點嘛?

缺點當然是有的,如同天空中的星星,可優點就像是太陽或夜空中的月亮,當太陽或月亮出來時,星星就看不到了…

今天剛好有個小視頻帶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二甲雙胍的副作用,最重要的當屬繼發的維生素B12缺乏了,維生素B12缺乏會出現一系列的疾病,我們一起看看:

維生素B12缺乏可以造成記憶下降,注意力受損,神經元變性,貧血(嚴重的如惡性貧血),甚至和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經常我們看到的患者不一定有貧血,但可以發現血常規中紅細胞體積(MCV)偏大,這個指標非常重要,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如果不予補充維生素B12,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我看到的患者中來就診時MCV最高的有過130fl,顯然是早期對這個指標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還需要查的指標是同型半胱氨酸,單純的維生素B12缺乏和同型半胱氨酸缺乏需要補充的藥物是有差別的。

文末,只是想說,二甲雙胍所致的維生素B12缺乏並不可怕,關鍵在於要引起重視,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補充維生素B12,減少由於維生素B12缺乏造成的後果才是當務之急......

醫生,能做的事也許很不起眼,很普通很平凡,也許只是針對自己遇到的病人做好點點滴滴,但也可能由此而改變一個人甚至一個家的未來,希望我現在所做的能夠幫助到需要的人,歡迎轉發,轉給更多需要的人……


如果您對此話題感興趣,歡迎留言和轉發。

趙桂憲,臨床醫學博士,2000年本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臨床醫學院。2008年博士畢業於福建醫科大學,2008年至今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工作,長期工作於臨床一線,擅長“中樞神經系統多發病變的診斷和鑑別診斷”,專長多發性硬化、視神經脊髓炎、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病變的等中樞神經系統免疫性疾病,同時進行多發性硬化(MS)的臨床及科學研究,對周圍神經病和神經遺傳變性病也有一些自己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