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系列访谈三」看达州如何乘改革“东风”推进经济发展高质量

推进经济发展高质量

达州将以怎样的“格局”做好

新时代产业招商?

达州地处川渝陕3省市结合部枢纽地带,位居成都、重庆、武汉和西安

四个特大城市交汇辐射中心,

历来是秦巴地区商贸流通和

物资集散中心。

新时代达州又将如何乘着改革的东风,建设秦巴地区综合物流枢纽?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敢于“啃骨头”。达州具体怎么做的?又将如何推动改革攻坚?

达州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副主任覃清

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针对性地谋划和推进,着力突破影响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体制障碍。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坚持问题导向,做到选准切口、能够落地、可见实效,一项一项地加以突破,有的放矢地破解难题,以单项突破带动系统集中,以局部创新推动整体发展。

达州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资源要素配置改革、“放管服”改革“五个领域”为重点,在“破”“立”“降”上做文章,提升经济发展动能。

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加快处置“僵尸企业”,破除无效供给;引导要素、投资、融资向新产业转移;深化水电气、土地、资金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等方面。

达州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提出达州要构建立体全面开放大格局,坚持多维拓展、全面开放,大力创建内陆开放示范市。如何解读“多维拓展、全面开放”?达州又将如何做好招商引资?

达州市投资促进局局长李敏

从两个视觉维度来看。平面上,即:东南西北“四向合作”。向东,就是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合作;

向南,就是重点加强与重庆、昆明的市场对接;向西,主动配套成都平原经济区推进协同发展;

向北,积极拓展与京津冀地区和关中平原的交流合作。立体上,推动与万州全方位协同发展,共同建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打造“达州—万州—长三角”铁公、铁水联运体系。

全会为达州招商引资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细化了任务。4个千亿产业集群,能源化工、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现代建筑业;4个5百亿产业集群,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现代物流;

1个百亿产业集群;生物医药等“6+3”产业集群。达州将重点瞄准3类500强、行业龙头和“独角兽”企业,力争在2025年全市引进3类500强企业达到70家;

引进一批成长性好的“瞪羚羊”企业,培育一批像“东莞电子”“郫县豆瓣”一样知名度高的产业。

达州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对新时期商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达州市商务局要实现“一中心”和“一高地”的目标,将怎么做?

达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庞均

规划引领,提前预留发展空间。科学合理确定商贸流通业发展空间布局,分布统筹推进实施。

引导各类商业网点和业态向城市核心商圈集聚,逐步构建起层次分明、特色突出、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优化、

功能完善的现代内贸设施网络。

加强项目建设,培育产业支撑。按照立足达州,辐射秦巴的建设思路,加快复兴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进度,启动达州市海洋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整合优化现有汽车、建材专业市场经营模式。利用现有的外向型经济产业园,加强引入和培育,做强外贸产业支撑。

加强平台建设,强化外向型发展支撑。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强化区域合作,探索在上海、南京、武汉、西安等城市大型批发市场、大型超市设立达州农特色产品专区,让达州产品走出达州,走向全国。

城市的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建设的实质性推进,取决于交通、物流与产业联动发展能力。达州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快建设秦巴地区综合物流枢纽?

达州市物流办主任杨宇

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决定,将物流业的发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物流业被纳入“6+3”重点产业,明确了到2025年达到500亿级产业集群。达州将邀请国内在区域物流中心规划和建设方面有成熟经验的咨询公司或机构,高起点、全方位编制秦巴地区综合物流枢纽建设规划。

目前,达州正抓紧制定《达州现代物流业发展实施方案》和《达州市现代物流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国内知名物流企业来达投资发展,提升达州物流业发展水平;集中力量扶持发展一批领军骨干物流企业,力争到2025年,4A物流企业达3家以上,3A企业达到10家;

以信息化为核心,网络为载体,推动现代物流业平台型运作、专业化服务和集群式发展,推动跨企业、跨区域物流信息交换和物流平台信息共享。

同时,推进达州建设无水港,将万州港口功能延伸到达州,使货物直接在达州通关达海;依托秦巴物流园2500万吨铁路货场、经开区铁路专线、达万铁路、达万高速,

构建达万多式联运体系。

四川在线记者:刘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