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争议与谜团交织的明皇陵-定陵

  定陵,作为古代皇帝的陵墓名,曽被多位皇帝用过。如吴景帝孙休的定陵,北魏孝明帝元诩的定陵,北周宣帝宇文赞的定陵,唐中宗李显的定陵,宋翼祖赵敬的定陵,金景祖完顔乌古乃的定凌,朝鲜桓祖李子春的定陵,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以及清丈宗爱新觉罗氏奕討的定陵等。这么多位皇帝的定陵陵墓中,现今比较有名的是明十三肢中的定陵。这既是由于当初挖掘明十三陵定陵时产生的是是非非,更是因为陵墓里面带着凄婉往事的陪葬品。

  1956年,定陵作为我国第一个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个被政府組织的考古学家打开的皇陵,展现在世人面前,里面丰富的陪葬品,向世人展示一个皇帝的爱憎、喜恶。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一當丽堂堂的历史宝藏吧!

  唯一一座开发的皇陵定陵是明十三陵中的第十座陵墓,是万历皇帝朱朔钧和他的两位皇后的陵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的天寿山南麓。它建于1584年,直到1590年才正式完工。

  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有一项考古计划,想要挖掘明十三陵,解开有关明代的一些秘密,定陵就被考古学家们选为了第一个打开的明十三陵陵墓。自1956年开始,考古学家通过一点一点地挖掘,让定陵展现在世人的面前。然而在它被开发后,我国就停止了对明十三陵的开发,所以定陵是目前为止,我国第一座也是唯一被政府组织开发的皇陵。

  考古学家们打开定陵后,都惊呆了,里面丰富的陪葬品,以及壮丽的建筑不得不让人感叹万历皇帝的奢华与我国古代人的匠心独运。

  进入明十三陵,来到明楼檐下,可以看到四角及台阶都用巨石拼砌而成的有着“定陵”二字的石刻。

  除了 “定陵”两个字的石刻外,在明楼内的石碑上,还刻有“大明”和“神宗显皇帝之陵”的字迹。走入明楼,在它的正后部就是定陵陵墓的主体一地宫。

  考古学家们经过测量估算,发现定陵占地面积大约有18万平方米,而全部由青石砌成的地宫面积也有1195平方米。不过,他们也发现,定陵地宫虽大,可是里面却并没有梁架,而是采用高大的石拱来支撑起整个地宫。

  在定陵宽阔的地宫里,一共有7座高达四吨重,却设计巧妙、开闭灵活的汉白玉石门,它们将地宫隔离开来,将其分成正殿、配殿、前殿。

  考古学家通过考察定陵地宫中各殿的摆设与建筑结构,以及査找相关资料后发现,定陵地宫的布局与地上建筑完全一样,如在刚打开地宫时,考古学家们发现在地宫的中殿里陈列着祭器,主要包括三个汉白玉石座,以及在座前的三套黄色琉璃五供和三个青花大瓷缸,当时缸中装满了点燃长明灯用的灯油。而在地宫后殿的棺床上,则停放着万历帝朱期钧和他的两个皇后的棺木,对应于地上建筑,这里应该就是万历帝的寝宫了。位于棺椁旁的26个红漆木箱里装满了陪葬品,这些对应的就应该是寝宫里的箱柜。

  在明代的历史上,万历帝是一个颇有争议的皇帝,他十岁登基,与清朝的康熙帝经历很相似,不过也有不同,像他的在位时间远远比不上康熙帝,只有48年。虽然他的在位时间比不上康熙,可是也是明代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了。还比如,他的统治过程跟康熙也很相似,在早期吏治清明、国力日盛,在后期朝政日趋腐败,贪官污吏横行,可是他最终没有康熙圣明,所选的继承者没有雍正帝的治贪魄力,无法挽回朝政。

  万历皇帝的陵寝定陵是在他执政早期修建的,当时历时六年,直到他28岁才正式完工,因为当时明朝国力鼎盛,财力充沛,所以万历皇帝可以花费800万两白银来修建自己的陵寝。以如此多的财力来支持一座陵墓的修建,可想而知里面陪葬品之丰富,雕刻之精美了。

  据说,考古学家们从定陵地宫中挖掘出了 3000多件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无价之宝有四件:金冠、凤冠、夜明珠和明三彩,除了这四件可以被称为国宝的陪葬品外,还有哪些呢?

  价值连城的陪葬品

  在定陵中有大量的陪葬品,先不说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棺椁内的随葬品,只在棺椁附近的26个漆木箱里,就装满了陪葬品,考古学家清点后发现,这26个漆木箱里有金银器、冠、带、佩、饰、铜锡明器、武器、谥册、谥宝和木俑等珍贵文物2648件,其中不少文物都是首次面世的珍品。

  在这两千多件文物中,仅金器就有数百件,而且件件都驟铸得极为精美,其中尤以帝后的金冠、金酒注、金爵杯为最。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金冠是金丝翼善冠,之所以得此名,是因为整个皇冠都是用极细的金丝,采用多种工艺编织而成。这个金冠除了材料极为昂贵外,编织的工艺也极为精湛,工匠们用这些极细的金丝堆垒出二龙戏珠的图案,图案孔眼匀称,没有丝毫接头的痕迹。至于后冠,也是极为精美昂贵,像孝端皇后的后冠上有三龙两凤,龙是金丝制成,而凤上布满翠云,除此之外,龙口中还衔着宝珠,凤口中则衔着珠滴。这个凤冠的珍贵之处在于,凤上装饰的翠云是翠鸟的缘羽攒点在硬纸上形成,而这种点翠方法现已失传。除了孝端皇后的三龙两凤后冠外,还有另三顶后冠,分别是十二龙九凤冠、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其中以六龙三凤冠最为精美、宝气、富丽堂皇。其上有128块红、蓝宝石,5400多颗珍珠,全重甚至达2905克。

  

  金冠

  

凤冠

注体上刻着云龙花卉纹,注体腹部两侧有着镶白玉雕成、红宝石点睛的盘龙金酒注也十分惹人注目。爵体腹部外壁压刻半浮雕式的二龙戏珠及海水江芽流水纹饰,三足及二柱各刻龙首纹的金爵杯,也是陪葬金器中的精品之一。

  除了金器,明朝的瓷器也是极为珍贵的,定陵的陪葬品中就有一件釉色为黄、绿、紫三色,耳足是由两条蟠螭盘环曲绕而成的珍贵瓷炉,后人称这种瓷器为“明三彩”。

  除了金银器、瓷器,定陵的陪葬品中还有不少丝织品,如考古学家从定陵中出土的各种袍料、匹料和服饰用品就达600多件。这些多是各种质地的提花织物,其上多数都贴有腰封,这些腰封上记载了匹料的颜色、纹饰、质料、用途以及长度,有的还记下了织品的名称、产地、织造年月等,这些都为相关专家学者完善明朝织品资料提供了信息。

  除了织品,陵寝作为皇帝认为自己死后将要生活的地方,自然也少不了服饰,定陵地宫中同样也陪葬着多姿多彩的服饰,在这些服饰中,最珍贵的要数孝靖皇后棺内的百子剌绣衣,据相关专家考察后说,这件百子衣采用的是复杂的剌绣工艺,整个袍衫共使用了 4种昂贵的丝线和II种不同的刺绣方法,可是精美至极、贵重无比。

  佩带则以万历皇帝棺内的大碌带最为贵重、精美绝伦。据说大碌带上共有20块祖母绿,91块石榴子红宝石,其中一块体积最大、价值最高的祖母绿色绿、透明,品种极为名贵,是真正的无价之宝。除了最贵重的大碌带,定陵的陪葬品中,还有陪葬于万历帝棺内的猫儿眼带饰也是极为珍贵的饰品。

  仅仅是定陵地宫后殿中便有如此多珍贵的陪葬品,可想而知,整个定陵的陪葬品有多丰富、贵重了。正因为定陵中有如此多珍贵的陪葬品、雕刻建筑,以及它们为研究明朝历史提供的资料,所以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已开鄢未开发的整个明十三陵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使这座精美庄严的皇家陵园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