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唯一一个被砍头的北大校长,因敢说真话,成了“汉奸”,被处死

北大,是中国地位最特殊的一所大学,其前身京师大学堂诞生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

非同寻常的出身,注定了北大和中国国运之间无法解开的宿命联系。

自1898诞生以来,历任北大校长大都是病逝的,而历史中,却有一位北大校长是被砍头而死,他就是许景澄。

许景澄,晚清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1899年出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


历史上,“戊戌六君子”因变法失败而舍生取义,被世人推崇。与之相比,1900年的“庚子被祸五大臣”却鲜为人知。

“庚子被祸五大臣”指的是因义和团与八国联军之事而被清廷斩首的五位大臣,许景澄正是其中之一。

许景澄,浙江嘉兴人,1845年10月出生于官宦世家,1868年中了进士,被点进翰林院当编修。

19世纪60年代,正是洋务运动勃兴的时候。对政治十分敏感的许景澄,预感到未来的国家大事必重邦交,于是,为了国家,他跑去刻苦学习国际法跟外交。

许景澄的才能,让李鸿章十分欣赏,在陆续几次外交事务中有意提点。很快,他的学识和能力引起了光绪帝注意,任命他为外交公使,出使日本。

在落后的旧中国,担任外交官,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反而要各种讨好外夷,被称为“媚夷”。

这样的事,往往被读书人所鄙夷。


最终,许景澄没能去日本,因为许父去世,他要在家中料理丧事。

自1884开始,许景澄开始在外交圈发挥出惊人的才干,先后受命出使法、德、意、荷、比、奥、沙俄等国,并担任驻俄、德、奥、荷4国公使。

作为一个传统中国读书人,许景澄担任外交官的同时,还刻苦学习,钻研现代西方的科技、军事技术,还编出了中国第一部世界海军通鉴《外国师船表》,并疏清朝廷加强海防。

1890年许景澄被派到了俄罗斯、德国、奥地利和荷兰,也去当公使,参与了当年和俄罗斯的帕米尔交涉。

最终,使中俄双方达成协议,在边界未划定前双方军队维持现状。

尽管,许景澄经历的这一连串外交的交涉谈判,都不大成功,但弱国无外交,在当时,他其实已经为国家争取到最大利益了。

1899年,许景澄受命接任管学大臣,并兼任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一职。


京师大学堂

这样一位优秀的外交官,怎么会被砍头呢?

事情要从义和团运动爆发说起。

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中国的教会势力日益扩大,一些依附教会的中国本土教民竟横行不法,欺压同胞。

一些处于重重压迫下的中国底层百姓,趁机号召民众起来反抗,其中声势最大的就是“义和团”,他们在“扶清灭洋”的口号中公开活动并迅速壮大,几乎席卷全国。

农民们相信自己有神功护体,觉得老外该杀,就一路就烧教堂杀教士,连带所有西方来的东西都要尽量毁灭,包括已经建好的铁路,最后威胁到了很多在华的西方人。

因此,西方各国要求清朝出兵镇压,一开始,清政府并没有做出回应。

到了1900年5月28日,西方列强以保卫使馆的借口出兵中国,并于6月10号登陆塘沽口。

八国联军侵华,慈禧为此接连召开御前会议,商讨对策。


在西方列强登陆塘沽口还发生了一段故事,义和团这些爱国之士一见八国联军,竟主动下了战书。

最后,两方约战,八国联军伤亡75人,义和团却一夜死伤上万。

有趣的是,如此惨烈的一战,竟以捷报的方式传回了北京。

一时之间,清政府竟真以为义和团有“神术”,能为中国“报仇雪耻”。

对此,光绪皇帝十分担忧,他招来许景澄这位资深的外交官,问道:“许卿出使外洋多年,又在总署当差,外国情况,卿最知晓,卿以为大清有无与外国一战的实力?”

对时局看的很清楚的许景澄马上站了出来,说:“圣上垂问,臣就据实而言,依大清目前的实力,似难敌其中一国,更不用说数国联军了。臣以为和为上策,保护使馆、征剿拳匪事上策。”

此时,朝中主战派早已占据了绝对上风,主战”成为政治正确的表现。


许景澄的实话,被理所当然的认为是懦弱,是崇洋媚外,不敢在国家艰困的时候站出来保住国家利益,反而屁股坐在洋人一边说话,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简直是反了!

很快,许景澄就以“勾结洋人,莠言乱政,语多离间”的罪名被关押。

1900年7月28日,许景澄被慈禧下令处死,在被押赴菜市口刑场的路上,无数百姓对他扔臭鸡蛋,群情愤慨地大骂他是汉奸、卖国贼。

许景澄被处死后,无人前去收尸,无知民众高兴得像过年一样。其实,在说真话之前,许景澄早已知道结局,想到京师大学堂有一笔四十万两银子的办学经费还存于俄国银行。他把折子交给同僚,并再三叮嘱保留好,以防洋人日后赖账。

最后,留下一个“吾以身许国,无复他顾”的遗言后,安然赴刑。

“卖国贼”许景澄被杀后,再也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开战。


1900年6月21日,清廷写下十二道绝交书,正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匈十一国列强同时宣战,

没错,有义和团的“神术”在,清政府表现地十分硬气,还发出命令要奖赏所有老百姓,凡是抓到洋人是有银两的。

想象很美好,结果,就在许景澄被砍头后的第17天,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光绪帝和亲贵大臣仓皇离京,狼狈奔逃西安。

李鸿章被任命为议和大臣,并于9月7日发布上谕,称义和团为肇祸之由,与西方列强一起出兵联合剿灭。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清政府的开战看上去大义凛然,实际上却是维护自身权力,而被骂作“汉奸”、“卖国贼”的许景澄敢于谏言,是真正担忧黎民生命遭受涂炭。

他才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作为外交官,曾经为了捍卫大清在东北、内蒙和新疆的权益苦苦争取。

深知国内混乱羸弱时,他冒死谏言,避免与多国开战,最终坦然赴死!


许景澄舍生取义,最终赢来了历史的尊重,在北大官网上的历任北大校长名单中,他排在了第二位,仅在首任北大校长孙家鼐之后。

许景澄的继任者,北大校长严复为他写下挽联:

“善战不败,善败不亡,疏论廷诤动关至计;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皇天后土式鉴精忠。”

或许,这就是对许景澄最好的肯定和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