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临危受命接手疫情高发社区,知心“巧姐”客串心理咨询师

楚天都市报记者 吴昌华 通讯员 黄赤橙 孙逊 项天宇

“封城封区不封心,隔店隔家不隔情。武汉新冠何时灭,待到春光灿烂时!”这是社区女民警“巧姐”写给乳腺癌晚期患者刘大姐的一首小诗。在武汉市武昌区余家头街喻家湖社区,被称为 “巧姐”的张巧荣,既是风风火火的社区民警,又是娓娓道来的心理咨询师,她为网格员、志愿者加油鼓劲,安抚社区居民低落的心。

3月5日上午,张巧荣准时出现在社区警务室,仔细翻看着“四类人员”台账。她将一副老花镜架在护目镜外,藏蓝色的警帽下露出已经花白的头发。再过4个月她就要光荣退休了,却临危受命接手了一个疫情高发社区。“巧姐你好划不来啊,马上退休,却遇到这种事……”有居民替她抱怨。张巧荣笑着说:“组织这么信任我这位老将,证明我还挺能干!”

临危受命接手疫情高发社区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余家头派出所辖区内出现了许多确诊患者,喻家湖社区管段民警因为发热被隔离。1月31日,张巧荣刚接手这个社区,发现网格员、志愿者们都愁容满面,一位名叫小万的女孩还坐在角落不停地抹眼泪。

原来,喻家湖社区已有25名确诊患者和23名疑似患者,社区工作人员压力很大,小万因为去了一趟医院给患病群众送药,害怕得情绪崩溃。“我们都是女人,害怕很正常,你可以跟我好好聊聊……”张巧荣主动与小万攀谈,通过积极沟通和正面激励让她建立了信心。

“心理学有种说法,叫注意力等于事实,越是过分关注疫情,内心越容易被疫情充斥,容易产生害怕、惶恐。”在给社区工作人员的讲座上,张巧荣把学来的知识分享给大家。时间一久,她与社区群干和志愿者们都成了好朋友,大家有了心事都会找巧姐谈。

在市防疫指挥部下达排查“四类人员”的指令后,喻家湖社区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有些群众不配合工作,张巧荣也主动帮忙劝导。一位张姓男子自认为新冠肺炎已经痊愈,拒绝前往隔离观察点,并在电话里对社区书记口出恶言。张巧荣连续多天打去电话劝说,并为他阐明相关政策,她的诚意最终让张先生作出让步,主动配合了隔离规定。

安慰患癌大姐“孤单的时候想着我”

在别人眼里张巧荣就是一个知心大姐,永远善解人意、积极乐观,其实她心里也有酸楚。 2月12日,正在社区忙碌的张巧荣听见一个噩耗,自己94岁的父亲突然去世了。大哥告诉张巧荣,由于十分孝顺的大女婿突发卒中离开人世,父亲一直悲痛不已,茶饭不思几日过后撒手人寰。

张巧荣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斯人已逝,人还是向前看,不能让悲伤毁了自己的生活,张巧荣明白这个道理,并向那些被悲伤折磨的人们分享自己的经历。

社区里有一对67岁的老夫妻,爹爹因为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婆婆孓然一身只有以泪洗面。张巧荣见了心里十分难过,拿出纸巾给婆婆擦泪,一边扶着她轻声安慰。“悲伤是为了让我们铭记逝者,但不能沉溺其中无法自拔,您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让爹爹在天之灵能安心……”接连3天,张巧荣都打电话宽慰婆婆,慢慢让她接受了这个现实。婆婆从方舱医院出院的那天特地打来电话感谢张巧荣,并答应要坚强地生活。

还有一个人张巧荣更放心不下,独居的刘大姐是乳腺癌晚期患者,发病时症状十分严重。得知她点的外卖无法进入小区,张巧荣每次都给她送到家门口,并找来一个板凳垫高以免她弯腰引发疼痛。

“我疼得每天睡不着,真是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在微信交流中,刘大姐的状况令张巧荣揪心不已。为了让她坚强起来,张巧荣每天在微信上与她分享美好的图片和文章,“您孤单的时候想着我!”得知刘大姐喜欢跳舞,张巧荣和她探讨舞蹈的心得,两人变得像姐妹一样无话不谈。

封城封区不封心,隔店隔家不隔情;武汉新冠何时灭,待到春光灿烂时!2月29日,张巧荣专门写了一首小诗送给刘大姐,在她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关心下,刘大姐逐渐战胜了悲观情绪,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34年扎根社区爱上心理学

张巧荣告诉记者,她出生在黄陂农村,有5个兄弟姐妹,从小家境困难,从没想过能走进城市。1986年她从警校毕业,穿上警服,从那一天起,她心中充满感激,怀着感恩的心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张巧荣被分到武昌区公安分局,先后徐家棚、余家头派出所干了34年。从武车二村、武车四村再到水岸星城,她管理的社区从筒子楼变为高楼大厦,不变的是她对事业的执著和对群众的热情。

因为长期与居民群众打交道,张巧荣对心理学起了浓厚兴趣。2018年7月,余家头派出所邀请武汉市公安局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专家、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汪少萍来讲课,当时还是水岸星城社区民警的张巧荣听得格外认真。从那以后,她陆续购买了十几本心理学教材,遇到不懂的还在微信上向汪老师请教。

做群众工作几十年,张巧荣深知负面情绪的破坏性。在鸡毛蒜皮的纠纷中,当事人会因为愤怒酿成大错;陷入悲伤和痛苦的人会抑郁成疾,甚至会危及生命。学习了心理学后,张巧荣仿佛找到了解题的答案,干起社区工作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