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霍光废除昌邑王刘贺的高明智慧

在商朝时期,商汤的孙子太甲荒淫无道, 伊尹作为大臣把太甲关起来让他反省,自己处理政事,后来太甲改悔后,才将政权还给他。

霍光则把昌邑王刘贺扶持为皇帝又废掉,因此人们将诛无道立有道之事成为“伊霍之事”。

不过后来这个词趋向贬义,意为权臣摄政废立皇帝。

在霍光和张安世、田延年等心腹谋定废掉皇帝后,又征得丞相杨敞的支持,这样主要的大臣都已不再是阻碍。

但满朝文武众多,他们中会不会有反抗的,怎么压制他们,这是个问题。

今天,我们来看看霍光他们如何上演这出好戏的。

霍光像

癸巳(二十八日),霍光召集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在未央宫开会。

霍光说:“昌邑王行为混乱,恐怕会危害国家,怎么办?”

群臣闻言全都大惊失色,谁也不敢发言,只唯唯诺诺而已。

田延年离开席位,走到群臣前面,手按剑柄说道:“先帝将幼弱弧儿托付将军,并把国家大事交与将军作主,是因为相信将军忠义贤明,能够保全刘氏的江山。

如今朝廷被一群奸佞小人搞得乌烟瘴气,国家危亡;况且我大汉历代皇帝的谥号都有一个‘孝’字,为的就是江山永存,使宗庙祭祀不断。

如果汉家祭祀断绝,将军即使死去,又有何脸面见先帝于地下呢?

今日的会议,必须立即作出决断,群臣中最后响应的,我请求用剑将他斩首!”

霍光点头认错,说道:“大司农对我的责备很对!国家不安宁,我应当受处罚。”

于是参加会议的人都叩头说道:“万民的命运,都掌握在将军手中,一切听从大将军的命令!”

——《资治通鉴》第二十四卷•汉纪十六

(一)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霍光废除昌邑王刘贺,将一个高明政治家做事的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和自己的心腹决定废帝,做好充足的准备后,到通知丞相,再说服众臣,最后联合上奏皇太后废掉皇帝,

整个过程中,丞相、众臣、皇太后、皇帝刘贺和刘贺的势力,都被蒙在鼓里,得到消息的时间就是事情已经发生的时间,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整个过程中没有遇到任何阻力,在大家一脸懵逼中,一场政变就结束了。

皇帝的势力在毫无准备中被全部逮捕,大部分后来被处死,没有丝毫的反抗。

霍光的保密工作实在是做得滴水不漏。

不要觉得保密工作是个非常简单的事情,能做好的人没几个,历史上有多少人物栽倒在泄密上。

这种短促突击的战斗,胜利最主要条件之一,在于能保持军事秘密。

——林彪《论短促突击》


这一点汉武帝吃过大亏,在出动大军30万,竟一枪未发,发生了什么?中讲过,马邑之围的失败就在于保密工作失败,使30万大军的军事行动功亏一篑。

失败原因卫青也点出来了。

对马邑之围,在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有个形象的比喻:

汉武帝跟卫青说以前抓一只白鹿,调动600人围捕了三天才抓住。

卫青说600人能抓住已经很不错了。

白鹿生性多疑,嗅觉非凡,但凡这600人有一个人出错,必然功亏一篑。

所以,失败是大概率事件,成功才是侥幸。

如果保密能力不足,就不要尝试太过复杂的计划,牵扯的人和物太多,泄密概率大大增加。

②情报工作的重要性

好消息是,保密工作对自己而言很困难,但对别人也是如此。

刘贺实在是个无能之辈,这么大的事,事前没有一点警觉。

其实在之前有个大臣半路暗示过他,说天象不佳,恐怕有对你不利的事情发生,但刘贺听不了坏消息,没有理睬。

结果被废的时候,几百号人俯首就擒,没有一丝反抗。

保密利用的是信息不对称优势,做好情报工作,就能破解。

③语以泄败

“语以泄败”并不单单指泄露秘密会造成失败,更是一种心理活动造成的失败。

这的“语”,不仅是指秘密,而且包括你想要做的任何事。

自己想要做啥事,就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

不要到处跟别人说你要干啥,事情还没做成就让身边人都知道了,那这个事情大概率会失败。

心理学上认为你说出口,就会心里认为这件事就已经完成了,就会放弃继续投入。

(二)说服的技巧

回到文首,群臣被霍光询问如何看待刘贺的问题时,由于太过突然,大家都没有思想准备,顿时六神无主,不敢表态。

会议室一片安静,终于田延年打破了这尴尬的气氛。

田延年从三个方面来劝说大家:

表明霍光废立皇帝的合法性来自于汉武帝,可以代替汉武帝行使权力,

搬出”孝“文化,表明霍光废立皇帝的性质是正义的,

暴力震慑,要把最后一个同意的当场处死,制造紧迫感使群臣立刻行动。

这套软硬兼施的组合拳,使唯唯诺诺的大臣们都表态支持霍光。

其实在生活中这种技巧也经常看到:一个带有很多头衔的人获取人们的初步信任,然后大讲某某东西对大家的利弊,最后来个机会有限,过期不候制造出紧迫感,让犹豫不决的人们最后抢着买单。

都是套路。

或许有人会问:以霍光的权倾朝野的势力,直接废除就可以,只要大臣们不反对就行,为什么非让大臣表态同意呢?

霍光的目的是把群臣绑上自己的战车,大家成为一条绳上的蚂蚱,免得将来被他们反攻倒算。

在取得群臣的配合后,霍光把毫不知情的昌邑王刘贺给废掉了,并重新选立前废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即位,大汉王朝进入汉宣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