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看道家《阴符经》:天道无惧,改换日月,人生并立,天地无缺

畏惧天道因无知,

改换日月出困桎。

多学多做能并立,

主宰世界靠自己。

发挥自己的潜能,“立天”,《黄帝阴符经》

  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是古人朴素的世界观。出处是西汉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当然这句话是流传了很久,也基本成为了中国人文化的一个根。到底天是什么,这个一直是在争论,但是我认为天就是整个世界的客观组合。当然这个是非常现代的说法。那么天道,其实就是世界的客观规律。就是说这个世界的实质不发生改变,那么这个世界的规则也不会发生改变。

  天道,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能够掌握的就很少。

  我们为什么畏惧天道,因为我们不断的去了解,发掘天道,发现大道无穷,我们根本不能完全掌握。

  “立天之道以定人也”,我认为并没有跳出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这个桎梏。在这种桎梏下,还是把人放在从属于天之下,而由此产生就是除非天发生了改变,人才有机会。这也是本文后续“杀机”所论述的问题。也就是说,《阴符经》还是比较一致的。

  而我们看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种理论。也是《阴符经》的核心思想。这是由于人对天地的改造能力非常弱导致的,对于一切的东西都缺乏足够的理解,也就是对天道,或者更高级的天道无法掌握,以至于无法改造低等级的天道。

  在上古,人类几乎无法改变天地,因此只能畏惧。而大禹治水已经是属于上古人类的极致改造。在外邦,例如中东,遇到洪水就只能造船漂流,这就是诺亚方舟。中国人的确认为人是可以反过来影响天道的,例如: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都是其中这种哲理下的翘楚。

关联词语赏析:

  “立天”一共在《荀子》中出现2次。排名7910。“立天”,确立整个世界的客观条件。

  “定人”一共在《黄帝阴符经》中出现1次。“定人”的意思是:决定人的整体表现。

  本文“立”字,我认为是最重要的一个字,也是我无法翻译出来的一个字。立,是谁立?由天立的话,这句话就是“天立道,以定人”。当然古文中有倒置这种语法存在,也是很可能的,如果是这样,这个文字就没有出彩之处。如果没有倒置,那么立天的就只能是人,全文就是这样:“【人】立天之道,【天道】以立人也”。这就说明了天地是相呼应的,这样《阴符经》就超越了汉代哲学理论的束缚,把人和天地并立,更靠近唐宋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上古挑战天的传说,并不罕见。中国有后羿射日,外国有弑神的传说。

  人有了一定的能力,就迫不及待的去改变力所能及的天地,并且开始幻想改变更大的天地,甚至挑战已经看到但无法改变的天道。

  贪心的人类,就是在这种幻想和实践中不断前行,成为了地球的半个主宰。

道藏中谈到“立天”,我们拿出来分享。

1. 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来源于《黄帝阴符经》黄帝。 全文如下: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解释如下:(自译)整个世界的客观条件会决定人的整体表现。

2. 超超出犹奔,蠢蠢骇不懋。大哉立天地,经纪肖营腠。厥初孰开张,黾勉谁劝侑。创兹朴而巧,戮力忍劳疚。 来源于唐诗《南山诗》韩愈。

3. 故子墨子置立天之以为仪法,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也。 来源于《墨子》墨子。

  明天谈:《人类简史》中的“组织”。

只有订阅,不再错过。只有点赞,给予动力。只有回复,方有目标。

你的需求是,就是作者研究的方向。

作者“寂寞寒窗空守”诗云:

   寂寞,

  寒窗空守,

 蹊径另辟斩棘。

雨打芭蕉万般思愁。

 砥砺前行艰辛,

  挥动拳头,

   朋友!

№274 日期:1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