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一只手”拼成“一把手”

方衍林检查机器

人物名片:方衍林,1980年出生于纳雍县玉龙坝镇何家院村,纳雍林顺贸易有限公司创始人,曾被贵州省人社厅评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之星”。

3月的纳雍,寒意犹存。在纳雍县玉龙坝镇街上村环保砖厂生产区域,装载机穿梭、制砖机轰鸣、装车声交织。“独臂人”方衍林头戴安全帽,时而指挥工人,时而检查机器,时而操作电脑,俨然成了“‘砖业’一把手”。

逆境

读书时的方衍林,聪明伶俐,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是老师眼中的“读书苗子”,更是父母的希望所在。

然而,他的命运却被一场接一场的变故改写。

1999年夏,方衍林念高三。病魔在这时悄无声息地缠住了方衍林的父亲。因无钱治疗,这个家庭的支柱轰然倒塌。

“当时悲痛欲绝,觉得人生没了希望,整个天空陷入一片黑暗,脑子一片迷茫。”方衍林说,“父亲走后不久,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但家里根本没钱交学费。”

弟弟年幼,母亲一双肩膀担不下一个残缺的家庭。方衍林揉碎了那张录取通知书,背上行囊,跟随村里人外出打工。

这是他别无选择的让步。但变故步步紧逼。

2003年夏,在打工的工厂,因为机器故障,方衍林失去左手,成了“独臂人”。

“住院期间,身边没亲人。夜深人静时,看着仅剩的一只手,心里一阵绞痛,眼泪也止不住往下流。”无奈、无助的方衍林不知道今后日子到底何去何从,想着母亲和兄弟姊妹,绝望一次次填满方衍林的内心。

逆袭

2004年冬,伤愈。方衍林重新振作起来,决定返乡创业。

租场地,筹资金……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方衍林创办了玉龙坝镇第一家蜂窝煤厂。刚开始,生意不错,但接下来的租金上涨、市场萎缩、技术欠缺,像一记记耳光打在方衍林的脸上,他不得不按下停止键。

两年后的2006年,受益于国家残疾人扶持政策,方衍林踏进毕节市职业技术学院,主修畜牧兽医专业。因为存在身体缺陷,他在学习上便更加努力,还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

2011年,纳雍县人社局特别安排,方衍林进入毕节工校参加残疾人创业培训,成为纳雍县首个“SYB”(START YOUR BUSINESS,意为“创办你的企业”)合格证书获得者。

获得知识储备的方衍林,想干一番事业。妻子心存疑虑,方衍林却没有止步。

解决了资金问题,做通了妻子工作,方衍林决定再次创业。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加上自己东拼西凑的几万元资金,方衍林于2015年购买一台转盘式砖机,带着妻子开办了环保砖厂。

质量过硬,价格实惠,服务态度好,周边乡镇和临县客户纷至沓来,“一只手”的方衍林成了当地环保砖行业的“一把手”。

2016年5月21日,被1000平方米厂房、1台全自动切块成型机、2辆叉车、2辆货车、2辆装载机武装起来的方衍林成立了纳雍林顺贸易有限公司,集环保砖生产与销售于一体,招募员工15人,日产标砖6万块,年利润达50余万元。

反哺

方衍林忘不了失去左手时帮助过他的人。

“出租车司机一路红灯,无偿把我送到医院”,送医及时,他活下来了。连医生都说:“他能活过来,简直是个奇迹。”

创业时,大哥倾情相助,给他筹集了资金,政府鼓励他,客户支持他,朋友帮助他……点点滴滴,他在心里记下了一本“良心账”。

创业难,残疾人创业更难。方衍林说:“回首创业之路,个人奋斗和政府扶持是我成功的重要因素。没有各级党委政府支持我、帮扶我、鼓励我,我就不会过上现在的好生活。今后,我也将尽自己所能帮助贫困户和像我一样的残疾人,为我们毕节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量。”

对于下一步,方衍林早已有了盘算:“追加投资500余万元,更新机器及配套设备、扩大规模,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提高砖厂影响力和竞争力。争取年利润150余万元,解决30余人就业,每年带动20人以上贫困人口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