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战“疫”民警救命血,献出一份爱民心--禁毒民警阿里木江.阿曼

这个本该像往常一样阳光灿烂的春天,却因“病毒的阴霾”显得有些寒冷。首府两位公安民警为危难之中的白血病患者无偿献血,给人民带来了阵阵暖阳般的温暖,他们的故事里没有刀枪血影、没有尘土硝烟,却流淌着的绵长的为民情谊。

作为献血人之一,他的故事正在讲述······

无偿献血,是融于血脉的担当

“最危急的时候,没想到是人民警察救了我。”电话那头梁女士声音哽咽的告诉我们。

今年1月,梁女士被确诊为白血病患者,生命亮起了红灯急需B型血血小板进行治疗。疫情期间首府血库告急,去哪里找合适血源呢?梁女士夫妻紧急在朋友圈发起求助,但大部分居民居家隔离自顾不暇,更别提找到合适的血型了。

时间越来越紧。梁女士的先生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您好,我可以给您的爱人献血。”犹如一剂强心剂,夫妻两人喜极而泣,而打电话的人正是来自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的事业编民警,阿里木江·阿曼。

2月9日,阿里木江·阿曼来到市中心血站进行献血救助,血液检测均符合条件后,伴有阿里木江体温的400cc血液缓缓抽出,患者家属难掩激动的心情,抱着阿里木江久久说不出话来。

梁女士的爱人提出,要给阿里木江报酬感谢,阿里木江一再拒绝,说道:“这是我们人民警察该做的,救人要紧。”随后又将患者家属送回了医院。

经过第一阶段治疗,输入了B型血血小板的梁女士情况已逐渐好转起来,主治医生说:“幸亏血小板输入及时,不然患者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不论回报,是坚定甘于奉献的信念

这个特殊时期考验的就是身体的免疫力,现在去献血,你没有犹豫害怕过吗?

面对我们的疑问,阿里木江是这样说的--

“我的血能救人,老百姓都出不来,那我就去!”

2月8日,阿里木江通过支队工作微信群看到一条救助信息:生命垂危!一名身患白血病患者急需B型阳性血小板!

人命关天刻不容缓,早一刻献血就能早一时将患者从死亡线上夺回生命。阿里木江没有多想立即到政工室主动请缨要求献血,在领导的协调下,阿里木江联系上了患者家属,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献血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我觉得没什么。”

没什么,是阿里木江在工作中常说的。2017年,支队配合市第一爱心康复中心对艾滋病患者进行集中管理,如此近距离接触艾滋病患者,会不会被传染?这可能是平常人心里最直接的想法,但阿里木江还是坚定的踏上第一批前往配合工作的车。

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次疏导和劝解的过程中,一名患者情绪激动不慎将阿力木江抓破。处理完工作,阿里木江心里是有些恐惧的,但理智告诉他要冷静:面对被感染的风险,必须要在72小时内进行阻断干预。

在第四人民医院医生简单处理后,阿里木江·阿曼被快速送到了友谊医院进行治疗。阻断药物的副作用很大,在长达28天的治疗期间,阿里木江承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打击,原本健硕的他也逐渐消瘦了起来。

“一定可以挺过去的!”阿里木江给自己打气。经过了半年的恢复,在大家的关心和护理下,阿里木江凭借坚强毅力,最终没有被艾滋病毒打倒。

治疗结束后,阿里木江继续坚定的投入到工作中,大家劝他多休息,他却依旧说:“没什么的,都好着呢。”

做一名好警察,是根植内心的情怀

其实,年仅25岁的阿里木江是禁毒支队最年轻的小伙子,没有当代年轻人的骄横和稚嫩,得益于他两年的军旅生涯。

退伍后,阿里木江毅然参加了乌鲁木齐市公安局事业编民警考试,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并被分配到最具挑战的警种之一的禁毒支队,虽然任务重、风险大,但踏实肯干的军人作风一直伴随着他从橄榄绿到制服蓝。

父亲曾对阿力木江说:“孩子,要跟着党走,要当一名好警察。”

阿里木江自己说:“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当警察,更没有后悔当禁毒警察。”

看到自己年少的朋友误入歧途吸了毒后,这个想法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

阿里木江似乎永远是最早到单位,最晚离开的那个;无论是值班备勤还是办案抓捕,他总是最勤奋的那个。

作为一名新手,面对一起起案件阿里木江秉持着“勤能补拙”的原则,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深入延展到敲诈勒索、诈骗等禁毒专业以外的新领域,提升自己的办案水平。仅仅工作半年里,潜入一线的阿里木江破获了多起毒品案件,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缉毒急先锋”。

阿里木江·阿曼从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是他说的字字激荡人心,他的故事里时时刻刻道出了人民警察植入血液的信念--危急时刻显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

供稿:乌鲁木齐市公安局

XJWDJ——SJ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