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房似锦、苏明玉、樊胜美,哪家父母最要命?

昨天说到《安家》,抖出了房似锦果敢刚毅背后的原因——一个裹挟她至今的家庭。后台有不少人说被房似锦他妈气个半死。


那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几年奇葩出圈的父母。


入围名单有:


房似锦他妈,贪得无厌潘贵雨

苏明玉他妈,读书无用赵美兰

樊胜美他妈,救救哥哥刘美兰

(我现在对美兰这个名字有了深深的阴影)


潘贵雨是近年来变态父母里的佼佼者,残忍度堪称之最。


房似锦对徐姑姑吐露心声,说自己是“老房家要扔在井里没死成的老四,房四井”。

这话嬛嬛听了怕是都要落泪。


潘贵玉刚生下四女儿,还戴着坐月子的头围,就想把女儿丢进井里淹死。原因简单粗暴,“又是女儿,实在养不起了”。


从家庭画面来看,房家确实条件艰苦。


基础条件


赵美兰,刘美兰再怎么重男轻女,到底有个房子。而房家的画面,看起来是特别经不起折腾的土瓦房。


家里至少住了8口人。潘贵雨生完4个女孩之后,终于追到一个弟弟。虽说条件差,但潘贵雨却对男孩有着憧憬,好像有个儿子,就能改变他们家庭的命运。


可到头来,弟弟大面也被养成了个窝囊废,不然潘贵雨也不至于催命一样地找房似锦讨100万来给儿子买房。当然没有弟弟可能潘贵雨也是死咬住房似锦不松口。


明玉家一家5口,在苏州小弄堂里有间2层小楼,家庭条件算是这三家里最好。苏明哲出国读书之前,起码3个孩子还有2个房间。生活是有退路的,卖一部分房产,就能起到拆东墙补西墙的效果。


樊胜美一家4口,除父母之外,上面还有个混不吝哥哥。本来这家子条件还凑合,住的居民楼,也就是十几二十年没换过房子罢了。顶多是父母比较安于现状,也没有努努力为孩子创造更好环境的劲头。


在哥哥不懈搅和下,比如揍自己的上司,惹官司又赔钱,终于拖垮了老樊家。樊胜美的嫂子跟他哥算不是一路人不进一家门。


相处模式


虽然剧情比较扯,说什么房似锦去健康跑拿第一,是因为从小被他妈追打练出来的。


可是房似锦从小的确确就是遭受虐待,爹不疼娘不爱,三个姐姐嫌弃她。她是老房家所有成员的发泄对象,无论是谁不高兴,都可以揍她一顿,不需要理由。


自她出生起,仿佛就不配活在世上,就是整个家庭的累赘。全家人里唯一护卫房似锦的只有爷爷,爷爷给她钱上学。爷爷是房似锦努力打拼想要好好善待的对象,是她跟原生家庭唯一的牵连。


房似锦读书还不错,初中可以考试全校第一,但是上面3个姐姐没有书读,被潘贵雨撵去打工赚钱,所以姐姐们也觉得要公平,凭什么你是女儿我也是女儿,我没得读书,你也别想去。包括爷爷对老四的偏心,也遭姐姐嫉妒。


房似锦工作之后,潘贵雨隔三差五就跟房似锦讨债,空口白牙毫不含糊地就报出100万来。最可气的是潘贵雨是个一点不顾及脸面的人,为了钱闹多大动静都不算事,无赖至极。反正拿钱走人,她可不管女儿以后在公司抬不抬得起头。


苏家是重男轻女,苏明玉是不满于自己遭受到的不公,她委屈。


赵美兰教养孩子会计较收益跟成本。在她固化的精明价值观里,女孩子不需要读什么书。她没指望明玉会赡养自己跟苏大强,所以本钱都要下在两个儿子身上。


苏明哲被一顿培养,上完清华上斯坦福,为老苏家撑起了面子,所以即便斯坦福没有全额奖学金,家里是可以卖间房来供的。毕竟,这么牛逼闪闪的学历可以被人高看一样能吹一辈子。


苏明成虽说没体现出什么大才干,也有一定工作能力,在父母的协助之下买车买房结婚,苏明成习惯了跟妈妈“嘴甜有糖吃”的相处模式,赵美兰对苏明成就很纵容。当然客观来说,苏明成收到的恩惠越多,对老两口的照顾也自然会多些。


赵美兰是个要脸面的人,明玉不想受家里的气,自己出去超市打工当售货员赚学费,会被赵美兰指着鼻子一顿训,“你不要脸,我还要脸”。


当妈的底线是要给口饭吃,可不想被外人说亏待女儿,会靠着自己的关系,给明玉找个不用担负学费的普通大学读读。对赵美兰来说,不必为明玉多花钱,读书再好总归要嫁人,除了基本生活之外的投资,就等于钱打水飘,听不到个响。


赵美兰有意区别对待明玉,伙食比两个哥哥差,还要做家务。


事情最怕具体化,每天早上哥哥们有火腿鸡蛋吃,哥哥们有果汁牛奶喝,她只有泡饭一碗和眼巴巴看着的份。中考的时候,赵美兰甚至不愿意掏钱给明玉买本复习册。


苏明哲读书要钱,赵美兰卖间房,苏明成结婚要买房子,赵美兰又卖间房。对她的影响就是没房间住了,只能跟爸妈挤在一间卧室,或者在客厅里打地铺。


父母对待某个孩子的态度,会被其他孩子效仿。当赵美兰过世,苏明成会对明玉拳脚相向。是他认为,自己跟母亲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母亲不待见明玉,自己也可以不待见她。


赵美兰说不上骨子里有多坏,她倒没有想从女儿身上搜刮点什么的想法,只是太会打算盘分斤掰两的。对女儿过于淡漠,以至于苏明玉严重缺爱,从内心否定自己,就是想要证明自己让家里人看得起。


樊胜美成长的状况没有被剥落出来。我们看到的只有她上班之后,家里有擦不完的屁股。


樊胜美相较于房似锦、苏明玉,是进入社会之后跟家里联系最紧密的。这是因为这样,造就了后来的局面,妈妈爸爸哥哥甚至嫂子,对她吆五喝六还讨不到个好。


樊胜美市侩虚荣,有着光鲜表面。自家人道德绑架她,你在大城市赚大钱,给家里点怎么了?一家人,帮帮忙怎么了,不是应该的嘛?


刘梅兰一家总是抱着一种“我弱我有理,你强你得帮我”的强盗逻辑。你就是我们家唯一培养出来有出息的人,就把樊胜美拱到那儿,不帮家里,就是你没良心狠心肠。


自我救赎的方式各不相同


房似锦离家谋生,就拿了一千块钱,在她看来,这是笔大钱,结果到了上海才发现,手里的钱是连房子都住不起的。仅仅够她租下这个城市里最便宜的楼梯间。


用了5年时间,凭借一己之力,以超高能的业务能力,成为了安家天下的金牌销售。“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是她的口头禅。


在卖房这件事上,房似锦急功近利,不近人情也不择手段。


房似锦几乎就是一台没有感情的卖房子的机器。她的情感都是要省给客户的,面对客户的时候,她看起来真诚又灵巧。


房似锦是种种懒得维护人际关系的人,眼里只有工作,她冷待他人,也冷待自己。别人眼里晦气的凶宅,她能住。为了省电,就不开灯。也并不觉得委屈,相比成日挨打的童年,有个容身处,有饭吃能活下去就不错了。


房似锦自小没得到多少关照跟爱护,所以对他人的好意会格外敏感。徐姑姑曾经在她无处可去的时候,帮她租到了房,让她不至于流浪街头。这也是房似锦除了卖房之外,知恩的一面。


按照房似锦的路子,大概已经是业内业务能力最好的人了。房似锦不乏客户,韩大哥照顾下她生意,就能买下豪宅整一层的产权。


以她的业绩,存钱不是什么难事。可她仍然被潘贵雨剥削,“她觉得我赚的每一分钱都是她的”。知道不合理,却拿潘贵雨没办法。


那老娘们儿太能撒泼了,一点脸皮都不要。没有半分情意,活脱脱的讨债模样。其实房似锦想要摆脱家庭是最容易的,电话号码一换,潘贵雨拿她一点没辙。相比起被潘贵雨榨干,联络每一个客户自己换了电话并不是什么难事。


苏明玉在家是被唯一苛待的孩子,她记恨不公平的妈妈,抱怨不作为的苏大强。


苏明玉的成绩是考清华的水准,性格也较房似锦更刚硬一些,做的事情也更决绝。说离家出走,就真的再也没回过家,连生活费也要甩在地上。


她在家要做家务,爸妈说的她可能会勉强顺从。但当哥哥也使唤她的时候,苏明玉可不是个怂包,会怼回去。


苏明玉是自强不息,大学开始给人做补习家教,想靠自己努力赚钱养活自己。


苏明玉的幸运在于她遇到一个伯乐,在她迷茫的时候拉了她一把。才有了可以长期努力的方向,加上天赋异禀学习能力以及执行力的强悍,才能稳坐明总的位置。才有余力,去照顾家里。


樊胜美可能是糟糕原生家庭里,最牵扯不清的那种孩子。事实上,住在上海的合租房里,她既不甘心,却没什么办法。


她一直在妥协,不论是自己的人生道路,还是在家庭关系里。


樊胜美有着所有普通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八面玲珑情商在线,可其他条件平平。在公司做HR,天花板就相对比较低,因为不是核心部门升迁加薪跟她的关系都不大。


她对人有明确的划分标准,信奉找个有钱人做依靠才是自己的出路。可现实是大部人见过市面的有钱男人,不过当她是个花瓶捞女,并不真的尊重她。


所以当樊胜美她爸住院急需用钱的时候,曲连杰撇清关系敷衍她,“我觉得我们一直是朋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樊胜美被家里琐事压得喘不过来气,刘美兰只会把包袱往樊胜美身上甩。她可不管自己女儿怎么弄到钱,怎么交房租,怎么过日子。儿子的安稳最大。


一面是认命,不挣扎努力,基本否定了自己向上层阶级流动的可能性。一面是放不下的家里人,被欺压到窒息,也只能咬着牙没完没了地填窟窿。


樊胜美在一个无法挣脱的紧密的负循环里,爸妈以及哥嫂不仅既剥削了她的钱,还要强迫她听话,理直气壮。觉得樊胜美能有今天全靠家培养的她,所以作为一个家中能力最强的人,有责任照顾全家。


落到樊胜美自己身上,则是我虽然被逼到不行,可我没办法我只能妥协。而且还要拉自己的对象,一起淌混水。


樊胜美对外有一种自己配得上更好生活的姿态,加上一次又一次地给家里擦屁股,从一定程度上也纵容了父母哥嫂对她的依赖,才会摆脱不掉这样的死循环。


原生家庭的和解,不是外人只言片语可以化解得开的事。在孩子们心里的创伤,形成了烙印,伴随终生的比比皆是。孩子们,有的父母不配做父母,我们只能跟自己和解。这个世上有些问题,本身就是无解的。


而孩子们,也不能借近几年原生家庭的风头大,就动不动把锅全部都甩给原生家庭,不能一挫败,就放过自己,太轻巧自在地活。更多时候,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你这本未来可能会变得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