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军阀那些事儿: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低估了这些所谓“军阀”

我们现在所指的军阀基本上都是指民国时期的北洋军首领,他们称自己为一省督军,我们则称他们为军阀。民国末年的军阀大概可以分为两部分,北洋军阀与其他军阀。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军阀一定是邪恶的,而且无恶不作,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甚至出卖所有,而且作为邪恶的一方必定会被代表正义的一方所打败。但这些就一定是真的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简单介绍的介绍一下这些所谓的“军阀”,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跟我们了解的一样。


清末,袁世凯在小站编练新军——定武军,后来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开始大规模的编练新军,当时的新军被称之为北洋六镇,后来遍及全国的北洋军阀全部都出自这北洋六镇。

1912年至1915年,袁世凯窃取辛亥果实利用自己分散在各地的北洋军嫡系复辟帝制。但后来因为种种因素不得不结束这场闹剧,闹剧结束后没多久袁世凯这位近代最大的枭雄终于闭上了双眼,随着袁世凯的身死,北洋军阀内部再也没有一个能真正服众的人,军阀混战彻底拉开了序幕。

在这场混战中分为三大派,分别是直系的曹锟,吴佩孚,冯国璋,皖系的段祺瑞,奉系的张作霖,其他的军阀虽然也坐拥一省两省,但与这三系相比都逊色不少。


北洋军阀分裂后三方势力都在试图夺权,直系与皖系率先在京津地区交手。但直系联合奉系打败了皖系,后来直系又和奉系大战,奉系失败,张作霖宣布自己手下的四个地盘脱离北洋军阀的控制。

紧接着皖系与直系又爆发冲突,奉系以调停支援为名再次出击。奉系经过数年养精蓄锐同时打败直系与皖系,从此奉系独占鳌头,张作霖就任领导入驻北平,成为当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说完了这些必要的简介,我们就来聊正题,为什么说我们可能看错了这些军阀。小编这里指的是真正的军阀,比如说张作霖段祺瑞曹锟吴佩孚这些人,而不是张宗昌张勋阎锡山这种人物(与前面哪些人巅峰时相比)。


张作霖段祺瑞这两个人在当时为了得到日出之国的支持(直系背后站的是英美,皖系,奉系背后站的是日出之国)都向日出之国借款,而且以他们的所有进行抵押。正是这些借款(段祺瑞借了一亿还多,张作霖就多的数不清了)才得以支撑十余年的军阀混战,不然各位真的以为搜刮民脂民膏能凑齐三大军阀十余年混战的费用?

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这三系的首领都可以说是一家人,他们的关系里充满了师生,同学,亲戚,老乡关系。每次大战后,输了的一方的只需通电下野,权利虽然尽失但富贵生活还能得到保证。


自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最大的首领其实是皖系的段祺瑞,三系当中皖系最先兴起,但也最先衰败。提到皖系就不能不提段祺瑞对徐树铮的提拔,可以说,皖系的兴起由徐树铮一手建立,皖系的衰败也由徐树铮一手发起。第一次直皖开战,徐树铮以高额的兵器为抵押让奉系出关助皖,事成后徐树铮一直想要打压奉系消灭直系。且毫无征兆的枪杀陕西督军陆建章,北洋军阀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战败即下野,不能因为人家败了就杀了人家,毕竟都是一家人。

但徐树铮不管这些,他信奉趁你病要你命。这一举动不仅让直奉两系愤恨,更是让皖系内部也出现了裂痕,为以后皖系彻底失败埋下了伏笔。第二次直奉战争,奉系胜利张作霖入主北京,当时最高统治者的位子还没坐稳南方就成立了新的革命武装开始北伐。随着直系残部与奉系被陆续打败,张作霖也倒在了回家的路上,北洋军阀这才彻底宣告解散。


但尽管如此,在抗战爆发后那些各系的领导没有一个认怂投敌的,段祺瑞吴佩孚甚至公开发表宣言支持抗战批评少帅不抵抗退出的行为。乃至于吴佩孚被暗杀后大量百姓冲破敌人封阻为其送行,就连敌人也被人山人海的送行队伍所震惊。

最后小编想说,存在即合理。北洋军阀混战十余年虽然给百姓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但同时也放缓了西方进入的脚步,倘若不是张作霖在家与那两方斡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东边当时的结果。而且北洋军阀在建立之初作为第一支近代化部队,对于推翻清朝,建立民国也起了很大帮助,看历史,我们不该带着有色眼睛去看,更应该以公平公正的角度去看,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