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街道努力当“后盾”,让援鄂医疗队员在一线更安心!

援鄂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为所有人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做好对援鄂家庭的关爱服务工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也是对他们的有力支持。


3月5日,华五居委会的社区干部,又一次来到了上海市第八批、市六医院第三批援鄂护士胡佳颖家上门送菜。通过多次接触,社区干部们对这位90后逆行者以及她的家庭,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



胡佳颖的父母热情接待社区干部


胡佳颖父母讲述了女儿报名援鄂的经历。“她一开始没有告诉我们报名了,直到接到医院通知准备出发了,她才告诉我们,哈哈,保密工作做得老好嘞。”对于她主动请缨,胡爸爸和胡妈妈是百分百的鼓励和支持,还分享了当天送行的照片和视频,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



出发前只有1天准备时间,她决定剪掉长发,却难觅一处营业的理发店,好不容易在华阳社区找到一家刚刚开门的理发店,店家听闻姑娘是援鄂护士,立刻就提供了“免单服务”,带给即将奔赴前线的胡佳颖莫大感动。


出征武汉前,胡佳颖剪去一头长发


自从胡佳颖到达前线后,不管有多累,她都坚持每天微信和家人互报平安,却婉拒和父母视频通话。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不愿让家人看到脸上的口罩勒痕,不愿让他们知道自己为了节省防护服而整天不敢喝水,更不想让父母知道她也有过短暂的“害怕”……



不想让父母担忧的她,每当前线需要添置物品,总是悄悄地请表姐帮忙。其实,胡爸爸通过新闻,早已了解到雷神山医院里前线医护人员的“汗水和泪水”,除了治疗病人,还要为病人做好精神抚慰。


胡兆伟与即将出征武汉的女儿胡佳颖


但是,胡爸爸把担忧深深地藏在心里,把最大的鼓励给女儿,用最具正能量的父爱支持着她。“孩子成长了,她这一代人经历了这场疫情,精神世界一定会有升华。”这是曾经当过兵的军人爸爸对女儿的寄语和期盼,也体现了他宽广的胸襟。



胡佳颖从前线发来的照片,总是传递着积极乐观和青春无畏的精神,也传承了爸爸“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每张照片都寓意着“一切安好,等我回来”的美好希望和必胜决心。她是爸妈心中,那个勇敢无畏的“小天使”,也是同事心中的小巨人“胡小米”。



胡佳颖在市六医院工作9年,每天要为病人打100多针,有时候碰上难度高的病人护士长就会让她去打,是急诊科公认的“业务小能手”。“最小的你成为了最美的逆行者”,这是市六医院的护士长给她的激励。“我们陪你等花开疫散”是同事姐姐们对她的祝福。她把亲人、同事给她的能量全部铭记在心,写在防护服上时刻勉励自己,她带着必胜的信念,我们也期待着她的凯旋。此时此刻,胡佳颖依然奋战在抗疫最前线,小小的身躯释放着大大的能量。



作为小区里的热心人,胡爸爸也一直请愿参与小区抗疫志愿服务,希望和女儿并肩作战在抗“疫”战场。居委干部考虑到胡妈妈体弱需要照顾,女儿又不在身边,不便让他太过劳累,胡爸爸就在小区里做起了防疫“宣传员”,把女儿教给他的个人防护小知识传授给邻里邻居。


胡佳颖家庭只是华阳社区中援鄂医护人员家庭中的一个缩影,长宁区各街道都在不遗余力为援鄂医护人员家庭提供社区服务和生活保障,让奋战在一线的他们更加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