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蒋明轶:战“疫”中的铁路“时传祥”


年初以来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

旅客列车人员相对密集

空间相对封闭

是疫情链式传播的特殊战场

而列车车厢里的卫生间

则是一个特殊的最为关键的阵地



在这个阵地上

39岁的蒋明轶一干就是14年

先后荣获全路优秀共产党员

全路劳动模范、火车头奖章

被誉为铁路“时传祥”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

他把荣誉作为冲锋陷阵的动力

把自己化作“抗疫”战场上的一把尖刀

全力守护着旅客出行安全


蒋明轶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车辆段沈北运用车间集便器维修工

上列车“钻厕所”,下到车底“修集便”

和列车最脏的地方打交道

是他每天工作的全部内容



集便维修班组4个人

每天负责7组150余辆客车

200多个集便装置的检修工作

今年春运

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

给集便维修平添了几分危险



1月末,一条“新冠肺炎病毒可能通过粪便传播”的短视频在蒋明轶班组传开了,对集便器维修工来说,无论多小心仔细防护,总绕不过与粪便的接触,大家心里都免不了有些害怕。



作为班组老职工

蒋明轶知道

这个时候自己绝对不能打退堂鼓

一天交班会结束后

他主动发了言

“疫情越严重,我们越要坚守岗位!”

蒋明轶主动向车间申请

给自己安排途经疫情严重地区

列车的集便器维修任务



1月28日大年初四

蒋明轶刚完成一组

列车集便器维修作业

便被对讲机紧急叫到库内

即将出库的K388次列车

有一节车厢厕所突然作用不良



凭借多年工作经验

蒋明轶迅速确认问题出在集便器蝶阀上

他蜷缩着偏胖的身子

胳膊伸进狭小的夹缝里

徒手摸索螺丝的位置

随着卸掉最后一个螺丝

集便箱内的气压

把一股污水顺着蝶阀喷了出来

恶臭的粪水顺着胳膊流淌

蒋明轶顾不上脏臭

抓紧换上一个新的蝶阀

终于在列车出库前处理完这个故障



回到更衣室,蒋明轶小心翼翼地脱下满是污水的衣物,深有感触地说:“修了14年集便器,处理蝶阀故障起码上百次,第一次换蝶阀的时候,连着好几天吃不下饭,现在我都习惯了。”



蒋明轶根据单位下发的防疫手册

结合集便维修岗位的特点

自编了一套集便检修防疫顺口溜

朗朗上口且方便好记

在他的带动下

同事们渐渐地放下了思想包袱

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疫情发生以来

蒋明轶班组集便器

检修合格率始终保持100%



疫情期间

为保证自己和家人安全

蒋明轶穿上一身“新装备”

每天工作前

他穿上厚重的防护服

由于作业空间狭窄

衣服穿太厚工作不方便

蒋明轶就在防护服里边

穿一件薄薄的衬衣



库内温度低

他就在开工前做十分钟热身运动

让身体保持温热

由于更换防护服不方便又耽误时间

为减少去厕所的次数

蒋明轶一天都不敢喝水

每天下班把衣服脱下来整个人都是虚脱的



除了防护服

护目镜也成了蒋明轶每天工作的必需品

车厢内外温差大

干活时间一长护目镜面上全是水雾

这让蒋明轶工作难度加大

有时候任务急等不了水雾散去

他只能凭着模糊的视线

和多年经验摸索着干

时间一长,眼睛又累又酸

他只好常备着眼药水

休息时候抓紧滴一滴



工作中

哪怕带上两层手套蒋明轶也不敢大意

每天工作结束

脱手套洗手这个环节

他最少要用10分钟

洗一遍不干净,就再洗一遍

“总觉得有细菌,总觉得洗不净。”



蒋明轶的妻子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工作

每天接触很多南来北往的人

他笑言

“两人都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线”



疫情发生后

蒋明轶夫妻两一商量

干脆把10岁的女儿送到奶奶家

有时实在想女儿了

和女儿说说话

下班回家

两人在一起聊得最多的

除了女儿,就是疫情防控



不久前,在微信视频里,练习书法的女儿向他展示了一件作品,那是用工整楷书写的毛泽东主席的《送瘟神》。那一刻,蒋明轶的眼睛有些模糊了。他在心里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守住属于自己的阵地,让疫情早点散去,让旅客平安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