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战国时期最没有“存在感”的国家:唯一出名的就是喜欢坑儿子

战国时期,七个诸侯国逐渐强盛,被后世称为战国七雄。在这七个诸侯国中,燕国一直是最没有存在感的。

首先,燕国地处现在的河北北部和辽宁地区。这样的地理位置距离各个诸侯国逐鹿中原有点远,战国时期的254年,大部分战争都发生在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南部等地。战国其他诸侯国对这个偏远的邻居经常视而不见,主要原因就是距离太远了,位置太偏僻了。

其次,燕国地处东北方,执政理念更是恩德大道的古人治国理念。燕国的外交政策多是比较包容的,对于子民也是比较仁慈,这导致燕国成为了一个世外桃源,燕王在战国大部分时期还是比较清闲,没有参与战争。

再者,燕王世代血统正宗。最早的首代燕侯就是周文王的弟弟,这是大周朝正统的皇家贵族。而燕王世代相传,血统高贵。这也让燕国有了一个好处,与周王城一样,各个诸侯国视他们为正统之名,不愿意去破坏自己的名声而攻打燕国或者周王,避免其他诸侯国骂自己是叛国离道的昏君。

所以,各个诸侯国忙着应付彼此,尤其是看不惯蛮夷的养马部落——秦国。当然,秦国也没有放过他们,天天相互攻伐。

战国就是一个不断战争的时期,燕国在此段时间发生的战争很少,所以“存在感”比较低,就拿史书来说,《史记》中记载的燕国事件就非常少,而其他国家则是满满的“精彩绝伦”。

虽然燕国没什么“存在感”,但是燕王害怕大家忘记他,两代燕王做出了两件惊天动地的事。

第一件,燕王姬哙让位于相国。

公元前316年,燕王姬哙受到大臣劝说,非要模仿古尧帝,把经营不错的燕国传位给丞相子之。

这位子之大人并没有客气,燕王姬哙赠送的官吏任免、治国权全盘接下,非常开心的当上了燕王。

这让当时的燕太子姬平一阵眩晕,他还没反应过来,父王就把他该继承的国家送给了外人。就在子之大展宏图的时刻,太子姬平密通齐国,带领百姓攻打燕王子之。后来,事败,太子姬平没有等来齐国的援军。

齐国不是没来,而只是故意来迟了。在燕国大乱的时刻,齐王以平叛的名义派五都之兵攻入燕国。齐军不论对错,把新燕王子之、燕太子姬平、老燕王姬哙、反叛将军市被全砍了,大肆掠夺财物,欲求吞并燕国。

还好后来各诸侯国看不下去了,纷纷声讨,齐国迫于舆论压力和燕国百姓的造反,只能撤军。如此,燕国才得以复国。

第二件,荆轲刺秦王。

公元前228年,燕国太子丹在秦国当人质。这个小伙子跟当时的嬴政玩不到一起,不开心的逃回了燕国。

回国后的燕太子丹突然立志要救燕国于水火。当时秦国正在四处征讨六国,已有统一之势头。燕太子丹特立独行的想到“劫持秦王”这条妙计。所以派荆轲出使秦国,力求“劫持”或者“杀死”秦王,以改变燕国被灭的命运,而当时的燕王对此也进行了支持。

燕太子丹的想法很好,但是大局意识不强。荆轲失败后,秦国变本加厉。本想晚点打燕国,经过太子丹的刺激,秦国大军立刻北上,为秦王报仇。

燕喜王没想到太子这么“折腾”一下,简直是戳了马蜂窝。燕王带着家族逃往现在的辽宁境内,秦军在后面猛攻。燕王为了保命,痛快地杀了自己的亲儿子,向秦献上太子丹的头颅。但是秦军仍然不饶他,于公元前223年抓住燕王喜,灭了燕国。

这两件事都是燕王稀里糊涂做出的,而糊涂的结果就是坑死了两代燕太子,甚至,最后一次直接导致了灭国。

燕王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历史上燕国的两次“坑儿子”事件,让燕国在战国各诸侯中没有甘于平庸,在战国历史上闻名遐迩。

虽然燕国的发展策略决定了它最终会被秦所灭,但是如此坑自己的儿子,燕王的心真的不会痛吗?

战国时期最没有“存在感”的国家:唯一出名的就是喜欢坑儿子。

如果喜欢本文,恳请动动小手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