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祭祀“烧纸钱”何人发明?李隆基功不可没,3大忌讳千万别犯

中国是个注重孝道的国家,祭祀也成为了中国人尽孝的别样方式。古人认为,孝道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对在世父母的孝,另一种是对逝去父母的孝,即对“死人的孝”,因而焚烧冥币就成了一种习俗流传至今。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最开始的祭祀是不“烧纸钱”的,而是用“真钱”陪葬。那么焚烧冥币是从何时开始的呢?又有哪些忌讳?

焚烧冥币

01

人类死后需要陪葬这一现象,早在17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当山顶洞人的尸骨被发现时,他旁边就已经有石器和骨器等陪葬品。汉代以前,陪葬品中已经出现了冥币。这时候的冥币都是货真价实的“真钱”,通常以金、银、铜、贝等形式出现,还有一些陶制品。

楚国金币

但是这种奢侈的墓葬也只是存在于皇家,百姓中大量陪葬“真钱”的现象很少。因此采用真钱陪葬,耗费巨大,对百姓来讲不符合经济条件。对帝王来讲,陪葬真钱也给他们带来了“

死后麻烦”——容易被盗墓贼盯上。

汉朝的帝陵全部被盗过,其中就有墓中陪葬品丰厚的原因。每一次叛军起义,都要先挖了汉代皇陵夺取财富,所以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提出了“圣贤薄葬”一说,可见真钱陪葬的习俗已经开始慢慢走入衰败。

西汉帝陵

02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为焚烧冥币提供了一个可能,但当时人们仍然没有这个习惯。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民间出现了瘗[yì]钱。瘗钱是一种纸钱,人们开始用它代替“真”冥币。不过,这时候的瘗钱也只是代替冥币放在墓中陪葬或者墓前祭祀,还没有用于焚烧。

银制口含钱

真正开始“烧纸钱”是在唐朝,当时民间就已经流行“烧纸钱”祭祀。传说有个卖纸的老板,因为销路不好,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将纸仿制成金银的模样,宣称这样的纸烧了给死去的亲人,他们可以在阴间使用。由此百姓们纷纷抢购,慢慢地这种习俗就在百姓中流传开来。

日本祭祀活动

不过“烧纸币”真正开始被推广,是因为李隆基。有一次李隆基听闻有个叫王玛的人,非常擅长宗祠祭祀,于是把他招进皇宫。王玛“每行祠祷,或焚纸钱,祷祈福佑”,后被李隆基提拔为太常卿,这也是“烧纸钱”首次出现在史料中。

由于李隆基喜好仙事,大兴祠祭,但祭祀花费巨大,于是李隆基采用了民间的这一习俗。李隆基开创了官家“烧纸钱”的先河,此后在宋朝,便成为了官方主流祭祀活动,一时间全国风靡直至现在。

唐“开元通宝”祭祀大钱

03

焚烧冥币,除了寄托人们对故人的哀思之外,还有祈福消灾的个人心理作用。民间常出现“托梦”的现象,第二天往往很多人会烧些纸钱,这种方式似乎让两个世界的人重新建立起某些联系。不过这大部分是人们“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原因,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冥币

虽然“烧纸钱”祈福辟邪多是人们的个人意志,但是那些“老规矩”还是得知道。古人认为,“烧纸钱”有三大忌讳:其一不可用来做它用;其二不能用脚踩踏;其三撒在地上的冥币绝对不能捡起来,古人认为这是在和“鬼”抢钱,是大忌

文庙祭祀

如今“烧纸钱”的现象在城市中越来越少,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多种形式的“无烟”祭祀越来越被人们接受。习俗的转变也是社会转变的缩影,但我们中国人对孝道的理解和重视是亘古不变的,不论将来变成什么形式,初心都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