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老照片:晚清满洲人的真实模样

这是一组晚清满洲人的老照片:可以看到当时满洲人的真实模样,看看和影视剧里的满洲人有什么不同?这张满洲福晋的满洲特征还是很明显,而且满洲服饰和旗头,一看就是满洲女性。这照片的男性,从脸型看,比较宽,而不是满洲人的长脸,所在这位男性有蒙古人特征,应该是满蒙通婚而带有的蒙古人特征。

这是一满洲家庭的全家福,一男主人和一女主人,有四个年龄相仿的男孩。加上前一张的一对满洲夫妻,可以看到当时大多数满洲家庭是一夫一妻,没有中原人一个男子有很多妾的情况。

老照片:一位非常年轻的满洲官员,过去重视满洲军功,立下军功,就会给予相应的职务和奖励,而且军功获得的多,奖励是给予叠加。即使这位满洲战死,他应该获得的职务和奖励就传给他的后代。如果年龄尚小,也会给予相应待遇,就是可以领取相应职务的工资。待成年通过考核后,会优先获得祖先用生命为他挣得的职务。所以出现比较年轻的满洲官员,也就不稀奇的了。

这张照片是文祥,满洲八大姓之一的瓜尔佳氏,满洲正红旗人。他和恭亲王都是主张实行西化改革,是晚清洋务派重臣,长期担任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之职。他和恭亲王,都算是早期睁眼看世界的满洲人,他在光绪元年就提出实行西方的议会民主制,他的思想非常超前,可惜保守的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中原的理论阵地,大多数的人还是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只用西方的先进设备,而制度还延续中原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体制,走中原特色的改革之路。在朝廷上发生海防与塞防之争,他坚决反对放弃新疆的论调,认为祖宗打下的江山,一点也不能少。

光绪二年(1876年),文祥去世。追赠太傅,谥号“文忠”,入祀贤良祠。

老照片:恭忠亲王奕䜣,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同父异母兄弟。因为在中原人对外界还不了解的情况下,恭亲王就因西方人谈判,与西方人接触,有了更多的西方知识,被当时的人称鬼子六,就是说的,他的思想做派,在中原人看来,恭亲王像的西方人,这如日本人当时的主要脱亚入欧,当时恭亲王可算是最早成为像西方人一样的现代人。

清朝时期的两位重臣相约而谈,似乎在讨论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

清朝时期的一张官员合影图,这张既满洲官吏也有汉族官吏,大家是否可以一眼就分辨出来呢?

作者富察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