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可爱的家乡三河之三河县名考

三河县名考



三河一名的由来,《大明一统志》、《日下旧闻考》均称三河“以地近七渡、鲍邱、泃河三水而得名”。

清《畿(ji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辅通志》和康熙十二年《三河县志》则称三河“以地近洳河、泃河、鲍邱河三水而得名”。



民国二十四年的《三河县新志》又把城东之泃河称为七渡河、南门外红娘港称为泃河。三河因境内有三条河得名没有异议。但七渡河、红娘港作为“三河”由来争议较多,现将考证情况录之,仅供参考。经多方考证,七渡就是洳河,位于三河县城东段,(亦称错河,临近一村曰错桥),即七渡是洳河的一段。故此“以地近七渡、鲍邱、泃河三水而得名”一说也正确。红娘港,是泃河支流的一个俗名(此俗名相传因鲤鱼精——红娘子而得,古时桥上有一裸体石雕和尚,岸边铸一铁质雄性毛驴以镇兴风作浪的鱼精),而称其为泃河有下列的佐证:

其一,三河县城古名泃阳,即城址在泃河之阳(我国古代城池取名多用此法,古称水之北岸为阳,南岸为阴);

其二,明朝正德年间,杨一清大学士所作《三河县新建泃河大桥记》:“顺天府通州三河县城南百余步有河一道,即古之泃河也。”综上所述,三河以红娘港(泃河)、鲍邱河、七渡(洳河,又称错河)而得名,确实有据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