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劉繼卣畫獅:雄風傳廣宇 聲威震大千


雄風傳廣宇,聲威震大千。


劉繼卣先生筆下的雄獅,

氣魄宏大,氣勢奪人,氣宇軒昂,

英氣勃發,威風凜凜,

真乃大英雄,是也。


劉繼卣先生的寫意動物畫,

強調以筆墨造型, 所作形象真實生動,

用筆快疾奔放,大刀闊斧,

側鋒揮掃,如疾風驟雨,

長線條風馳電掣,疾如烈風,

有一種巨大的藝術張力。

飛動的用筆,如 “ 風檣陣馬 ” ,

筆所未到氣已吞 ,

氣魄宏大,先聲奪人,

作品節奏感強烈,

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和深刻的藝術感染力。


蘭葉描和折蘆描,是劉繼卣先生繪畫時,

筆下走獸構圖的基本手段,

他畫猛獸,構圖大膽,奇崛,

走獸能佔據畫面一半以上的面積,

甚至超出畫面,這樣就有利於

體現猛獸的氣勢與動態,

使畫中的猛獸與畫外的空間,

渾然一體,產生一種鋪天蓋地、

呼嘯而出的視覺張力,

留給讀者更多的想像空間,

威風凜凜,氣勢奪人的雄獅,

彷彿能夠躍出畫框,赫然就在眼前。


劉繼卣先生1918年生於天津,

幼年隨父親劉奎齡先生習畫,

六歲開始臨摹《芥子園畫譜》,

14歲時,開始為父親代筆,

16歲時作品已能在畫店銷售,

18歲,走上職業畫家的道路。

1936年秋,進入美術館西畫研究所學畫,

系統學習素描、速寫、水彩、油畫等課程,

並從劉子久學習山水畫技法。

建國後,創作連環畫《雞毛信》,

為新中國連環畫奠基人,

傑出中國畫家、連環畫藝術大師,

生前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北京市工筆人物畫研究會副會長,

北京市花鳥畫研究會副會長。

1983年,劉先生仙逝,時年65歲,

對於一位藝術家而言,這幾乎是

從事藝術創作,最黃金的年齡。

衡量一位藝術家的貢獻,

除了生命的長度,

還有生命的密度,

以及藝術的高度。

劉先生一生痴迷繪事,

人書俱老,爐火純青,

為後世留下兩萬五千餘件作品,

這些作品,是他奉獻給這個世界,

最為珍貴的藝術財富。



《雙獅圖》是他一生中最後、

也是最大的一幅作品。是劉繼卣先生

抱病期間,耗時數月,辛勤創作完成。

作品顯示了畫家獨特的創作風格,

而作品的立意,正如劉先生所說,

雄獅,象徵著中華民族的神力無比。

這幅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最終無償捐獻給了國家。

在信中 ,劉先生寫道:

“吾自幼繪畫,半生藝術生涯,貢獻薄淡” ,

“吾生於民,則應重報於國” 。

去世的前三天,當他從昏迷中醒來時,

要求起床題字。家人問他寫什麼,

他說:“中國畫要為民族文化爭輝奪彩” 。

但是,此時的劉先生,已經沒有精力握筆了,

這句話,便成了畫家 65年的生命中,

給世人,所留下的最後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