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国把打仗当做“过家家”,出兵80人归来81人,同盟国也很无奈

自古以来,欧洲便是战火不断。从数千年前的希波战争,到数百年前的欧洲反法战争,再到数十年前的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的发展始终与战争相伴。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了无数著名的人物,也造就了数个强大的国家但我们本文的主角并非曾经在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各大军事强国,而是一个袖珍小国: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乡村风光

为什么说他袖珍呢?看看他的领土面积就知道了。全国仅仅160.5平方公里,人口37910人(2018年数据)。相比于动辄几十万平方公里和数千万人口的欧洲国家来说,实在是堪称袖珍。

列支敦士登位于欧洲内陆,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双重内陆国含义:本国为内陆国家,邻国同样为内陆国家。另一个为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列支敦士登历史上曾多次遭到入侵,但都顽强的“挺了过来”。最终于1866年获得独立,正式成为一个主权国家。

列支敦士登等是一个小国,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列支敦士登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人均GDP更是到达17.6万美元。由于国家过于狭小,旅游业和邮票业成为了列支敦士登的一项支柱产业。为了提升旅游竞争力,2011年,列支敦士登决定允许出租整个国家,每晚的租金高达4万英镑(约合人民币42.5万元)。在取得整个国家的使用权之后,国家的“拥有者”可以享受多项优惠权益,甚至可以调用当地的警察。

如今的列支敦士登是一个主张和平的中立国家,但在他独立之前,还曾经参加过一场两大国之间的战争,谁料想,一向乐天派的列支敦士登竟然将打仗当作了 “过家家”。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闻”。要想了解这场战争,则需要从另一个国家德国说起。

德国(这里指的是1945年以前的德国)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者,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但在一百多年以前,德国也还处在分裂之中。为了完成德意志的统一,在当时的两大邦国在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正是这场战争奠定了德意志统一的基础。由于战争仅仅持续了七个星期,因此也被称为

“七周战争”

公元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击败了强大的丹麦。此后,失去了最大竞争对手的两国矛盾逐渐加深。公元1866年6月,普鲁士突然出兵奥地利并迅速控制了荷尔斯泰因。随后,普鲁士单方面宣布改组德意志邦联草案。而这项草案则把同为德意志国家的奥地利排除在外。此举激怒了奥地利,双方矛盾激化,战争最终爆发。

这场战争的本质即是为争夺整个德意志的统治权。因此在战争伊始,双方都在竭尽所能拉拢周边国家,以证明自己的合法地位。在两国的威逼利诱之下,意大利和一些北德小国加入了普鲁士阵营,包括巴伐利亚、汉诺威、萨克森在内的数个国家则加入了奥地利阵营。总体来看,交战双方的军事实力相差不大,普方为63万人而奥方为58万人。面对这些国家的“站队”行为,当时的小国列支敦士登也只好做出自己的选择,最终,列支敦士登站在了奥地利这一边。

列支敦士登夜景

本就过小民弱的列支敦士登虽然名义上参战了,但却只派出了80人组成的“名誉”部队。对于列支敦士登排出的这支部队,各同盟国也显得颇为无奈。最后奥军只得将这80人派到了提罗尔地区(当时奥地利领土)放哨,以免这支列支敦士登唯一的部队在前线被敌人歼灭。

整个战争期间,列支敦士登等的80名战士也没有见过一个敌人。他们将国内的乐天精神待到了奥地利,整天唱歌跳舞,好不惬意。就这样度过了七周之后,他们收到了战争结束的消息。普鲁士击败了奥地利,成为了德意志新的霸主。为德意志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于是就像刚刚度完假期一样,这80人又启程返回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风光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80人在回来的路上又偶遇了一个与部队走散的奥地利联络官。经不住列支敦士登人的盛情邀请,他竟然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并跟随他们一同返回了列支敦士登。出兵80人归来81人,参战七周不仅连敌人都没见到,甚至还带多带回来一人,这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许颖之:《列支敦士登大公国》

郭晔旻:《普奥战争 兄弟阋墙 德意志为何不要奥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