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偷偷带一根藤条回国,从此老百姓很少挨饿,郭沫若:他堪比神农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是基础中的基础。中国有人均耕地面积少的特点,再加上水资源缺乏、时常干旱等客观因素,因此寻找一种耐干旱、高产量的粮食作物,成为中国古代人民一项重要的任务。

古代农耕

明朝万历年间的百姓,处境艰难

明朝万历年间,百姓遇到一次罕见的自然灾害,加上国家救济不力、气候寒冷、疾病流行等因素,此次灾害演变成为持续性的饥荒。

随着气节推移,到了冬季,气候愈加寒冷,百姓可以勉强资生的树皮、野草,也难以寻觅了。此时百姓的处境更加艰难,形势也更加严峻。

万历皇帝画像

有文献记载了当时的情况:人们熬不过去,只能割下饿死饥民的皮肉,救眼下之饥饿,结果吃了几日,眼红心热,依旧丢掉了性命。此情此景实是凄惨至极。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一心为国为民的有识之士展开了行动,陈振龙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是往来福建和菲律宾之间的商人,他的儿子是当时福建巡抚的幕僚。

陈振龙下定决心,一定报效祖国和人民

万历年间虽然福建的贸易很发达,但依然经常闹饥荒。福建巡抚面对灾荒遍野、人命关天的恶劣局面,曾四处征求赈灾的办法,陈振龙的儿子将这件事转述给了父亲。

万历皇帝剧照

陈振龙本就是个有心人,他在旅居菲律宾期间,十分注意当地的农业。在机缘巧合之下,他发现了一种高产又美味的作物,那就是甘薯。

陈振龙下定决心,一定要掌握这种作物的种植技术。他向当地人请教甘薯的栽培知识,心中时时刻刻想的就是赶紧学成回国,报效祖国人民。

遗憾的是,当时的菲律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人不允许任何人将甘薯和种植技术带出境。

万历皇帝剧照

陈振龙临行前想到一个办法:他将甘薯的藤条装入了竹筒中,再将竹筒置于船舷之中。这个计策十分精妙,他出境时并没有被西班牙人察觉。他乘坐木船,经过一番艰苦的航行,顺利到达福州港。

陈振龙终于克服重重困难把薯种带到了中国。当时的福建巡抚怕这种植物不适合中国的土壤,要求陈氏父子实地试验。陈振龙便找来一片空地试种,结果很好。他将情况汇报给福建巡抚,至此甘薯得以在福建全省栽培。

人人爱吃的番薯

之后陈氏的后人改行经营国内贸易,他们来往于河北、山东、河南等地,每到一地,便劝人种甘薯,还准备了招贴,四处宣传甘薯的功效,并悉心教导当地人甘薯的种植之法,甚至连该用什么农具,都代为设计好了。

由此可见,甘薯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陈氏家族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郭沫若曾在《满江红》中盛赞陈振龙引进甘薯的事迹:“此功勋,当得比神农,人谁识?”

郭沫若

在过去,人们以甘薯代替粮食,对抗了一次又一次的天灾、饥荒,可以说,甘薯养活中国上亿人;现如今,美味可口的甘薯依然备受百姓青睐,人人爱吃,许多人把它看作是美容、养生的佳品:甘薯煮熟之后有丰富的纤维,可以有效刺激肠道蠕动,对于常吃“大鱼大肉”的现代人来说,甘薯有“排毒养颜”之功效。

陈振龙历尽艰辛,偷偷将甘薯的藤条从菲律宾带到中国,距今已有四百多年了,至今我们仍受他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