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砚斋为什么说“隔壁”一词极细极险?

《红楼梦》早期名《石头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是带有脂砚斋批语的《石头记》传抄本的总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是现存各抄本中,最接近曹雪芹原稿本来面貌的版本,是红学家们研究红楼梦的重要文献。

脂砚斋是何许人,现在存在着巨大的争议,有认为是曹雪芹的叔叔的,有认为是他父亲的,有认为是他妻子的,甚至还有人认为脂砚斋就是曹雪芹本人。不论脂砚斋的真实身份是哪一个,最确定的是脂砚斋是曹雪芹的亲密之人,他比较了解曹雪芹的创作意图,我们知道这一点就够了。通过脂砚斋的评语,我们可以更深层次地体会到作者的原笔原意。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作者开篇不写荣宁二府如何繁华骄奢,却去写了一个和荣宁府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甄士隐。甄士隐,姓甄,名费,字士隐,是姑苏城一个中产的乡宦。且看他住的地方:

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

开篇便说“势力”、“人情”,世路“窄狭”,世人“糊涂”。

文中又写:

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者走了出来。

此处,甲戌本脂砚斋侧批曰:“隔壁二字极细极险,记清”。普普通通的一个词,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为什么曹雪芹的知音脂砚斋,这样郑而其重地提醒读者“极细极险”,要“记清”?

隔壁,顾名思义,一壁之隔。这隔的是怎样的一壁呢?

地理坐标的隔壁。

甄士隐家在葫芦庙隔壁。和尚炸供的时候引发火灾,隔壁的甄家首当其冲,被烧成白地。因为隔壁,甄家受到了灭顶之灾。

意识形态的隔壁。

葫芦,糊涂也。甄家的隔壁住着“糊涂”。就这样,甄士隐糊里糊涂女儿丢了,糊里糊涂家没了。糊涂的世态,怎会允许他秉性恬淡,不念功名,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

险恶人心的隔壁。

隔壁的邻居是贾雨村,小沙弥。小沙弥就是后来应天府的门子。贾雨村衣食无着,上京赶考受阻,甄士隐惜才爱才,慷慨捐助他北上京城。贾雨村做了应天府的知府后,遇到的第一桩案子,就是甄士隐的女儿英莲被拐的案子。贾雨村明明知道英莲被拐卖受苦,可是他为了巴结四大家族,忘恩负义,根本没想解救恩人的女儿。当年的另一个隔壁邻居小沙弥门子,则帮着出谋划策。

时空的隔壁。

“假作真时真亦假”,甄家为贾家的缩影。欲说“贾”,先写“甄”。荣国府、大观园可以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隔壁”。甄家隔壁险恶,贾家也会祸起萧墙。文中云:“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脂砚斋甲戌侧批:伏后文。应该是后文荣国府也会有类似遭遇,最终灰飞烟灭,风流云散,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故事因火起,因火终,先述甄家小荣枯,再讲贾家大兴衰。

隔壁之险,如人心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