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能救命吗?他交出皇帝和军权,以为还能活命当富翁

当时曹爽掌握朝政大权,横行霸道,骄奢淫逸。司马懿被晾在一边。

嘉平元年,公元二四九年春,皇帝祭祀高平陵,曹爽随同皇帝一同外出,曹爽的弟弟和曹爽的许多亲信都一同外出了。司马懿认为这个时候是夺取政权的好时机,于是行动了!


首先,司马懿找到太后,说明想搞掉曹爽。太后当即同意了。因为皇帝不是太后的亲生儿子,所以曹爽当政后,就把太后迁出原来的宫殿。所以太后早就对曹爽不满意了,只是没有找到机会整他而已。

等到曹爽和皇帝外出高平陵后,司马懿拿着皇太后的命令,关闭了所有的城门,并且派兵占据了武库。司马懿是什么人?那可是和诸葛亮对峙而基本上不怎么落败的人,身经百战,军事经验非常丰富。为了阻止曹爽回来,司马懿派兵驻守曹爽回京城必经之路——洛水浮桥。京城内也还有曹爽的兵营。但

司马懿马上命令高柔拿着太后命令接管了曹爽的大将军的军权,控制了曹爽的军营。曹爽在京城的军营被控制住了,想再逆转形势基本上就没有可能了。

接着,司马懿派人写了一封奏折,历数曹爽的罪恶。譬如:曹爽违背了先帝的命令,本来先帝是让我和曹爽共同辅助您的,但是现在他甩开了我,自己干;曹爽所用的礼节和器物,超过了他的身份,和皇帝所用的器物相比,这是大逆不道的;曹爽专权,占据军权,把朝廷要职都安排他自己的亲信;曹爽离间皇帝和太后,这又是一条大逆不道的罪名;最关键的,曹爽实际把持了朝政,让皇帝的大权落到他的手上,您好像还要听从他的话一样。总之就是,曹爽罪大恶极!

但是,最关键的一句,也是最迷惑人心的一句:虽然曹爽罪大恶极,但是只命令他以侯爵的身份回到他的住所,不能够片刻迟疑,要尽快送皇帝入宫;如果不尽快送皇帝回来,就军法处置!

这句话的关键之处,迷惑人心之处在于:虽然曹爽你把持不了朝政,但是你还是侯爷啊。

你的富贵还是依旧的,只是权力没有这么大罢了。前面数落了那么多曹爽的大逆不道的必死罪行,是个有脑袋的人都看得出来,一旦相信司马懿的鬼话,就只有死路一条。但是,偏偏就有人相信司马懿的鬼话。


当时,曹爽的老乡桓范在京城中。曹爽待桓范还不错。司马懿夺取了军权之后,以太后的诏令命令桓范做中领军。桓范想要应命,但是他的儿子制止他说:“皇帝在城外,不如我们出城和皇帝会合,毕竟曹爽是我们的老乡。”于是,桓范就出城了。来到城门之下,守城门的门候司蕃问桓范要令牌。桓范举起手中的假令牌对司蕃说,有皇帝的诏令让我出城,快点放我出去。司蕃想要拿令牌看看。桓范骂他说:“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你以前是我的手下,是我提拔你做城门候的,你现在竟然敢这样对我?连我都不相信了!”司蕃听到这话,内心羞愧惶恐,就开了城门让他出去。

司马懿听说桓范出城了,就对蒋济说:“曹爽的智囊出城了,事情恐怕不好办了!”蒋济说:“不用担心,曹爽留恋他京城的家,他京城的家有那么多财宝和美女,经营那么久的家业,他一定不会放弃的。曹爽一定会进城。”

桓范见到曹爽,劝说曹爽挟持皇帝去魏国以前的首都许昌。许昌作为旧都,有武库,备用的武器都是很充足的。况且,有皇帝在,只要皇帝一呼唤,天下的将军一定会过来勤王。到时候,带着大军,再攻入洛阳京城,把司马懿灭了。只要有皇帝在手上,谁敢不听你的?

最关键的是,我出来的时候,把调配粮食的大司农印章也拿出来了。到时候也不担心没有军粮。

可怜曹爽听到了这么好这么完善,几乎是必胜的计策,却犹犹豫豫,下不了决心。

桓范骂到:“这件事已经很清楚了!司马懿就是想造反,想灭了你!难道你还看不出来?你读书读去哪里了?怎么读的书对你一点用都没有?你现在不把司马懿灭了,即使你想做一介平民也是不可能的。司马懿必然会杀了你!”

曹爽想到洛阳京城中,他那经营多年的豪宅、珍宝、美女,哪里舍得啊!再说,司马懿打仗那么厉害,到时候能不能打得过他也是未知数。司马懿也想到了曹爽可能不进城。于是,多次派人,给曹爽强调,只要他把皇帝送回经常,那么他的侯爷就会继续做,一根毫毛也不动他的。再说,曹爽可是皇帝的堂叔啊,我司马师怎么敢动皇叔?

曹爽更加犹豫不决了。想到那些美女,想到那些亭台楼阁。于是,曹爽一狠心,把刀扔在地上说:“无论如何,我回京城,至少也是个富翁!”于是曹爽写了一封信给司马懿,同意了司马懿的提议,送皇帝回了皇宫。


曹爽一回到家,司马懿就派兵团团围住了他家。最狠的是,司马懿还派人在房子的四个角建了塔楼,观察曹爽兄弟的一举一动。万一曹爽家有个什么地道,让他跑了就不好了。司马懿这个人果然是老谋深算,思维密不透风啊!

曹爽后悔了!于是他拿着弹石到后花园中,想对看守他的士兵攻击。士兵们就高声大叫:“那个被罢免的大将军,你赶紧回去,不准出来!”曹爽坐在家里闷闷不乐,不知道怎么办。

那些曾经被曹爽整过的官员,现在都出来落井下石了。纷纷上奏折,指出曹爽的罪行。那些曾经被曹爽提拔的官员,为了和曹爽划清界限,也纷纷上奏折,指出曹爽的罪行。于是,曹爽大罪一箩筐,死罪数不过双手。

最后,为了顺应朝廷上下的意见,诛灭曹爽三族,包括那个出主意的桓范,以及曹爽的同党何晏等等。

一个人真的愚笨起来,真的是没有药可以救他的。曹爽,典型的就是那种一副好牌打烂的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