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9種媽媽帶大的孩子最有出息,你是第幾種?


媽媽的性格與修養對孩子的成長具有極大影響。


眼界不高、愛跟人計較雞毛蒜皮的媽媽,難調教出有悟性有格局的男子漢。


缺乏靈性、心胸狹窄的媽媽,養出的孩子通常沒有開闊的眼界和創新的思維……


那什麼樣的媽媽深得孩子心呢?快來對照看看吧。


01

9大導師型媽媽


這9大導師型媽媽,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


自制力強媽媽

媽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自制力。


國外一項經典“糖果實驗”曾指出:用自制力預測個體差異,準確度竟是智商預測能力的兩倍。


擁有較強自制力孩子,做事比較專注、擁有耐心、懂得止損,長大後成功的概率更大。


不吝誇獎媽媽


對孩子不吝溢美之詞的媽媽,總能發現孩子的進步。


當孩子考試發揮失常時,總能發現孩子身上其他方面的小進步。


及時給予最真誠的鼓勵,幫孩子找回自尊心自信心。



懂得放權媽媽


媽媽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引導者,而不是“保姆”。


懂得適時“放權”給孩子,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


讓他在屬於自己的年齡段去經歷,去歷煉。


反觀“保姆”型媽媽,將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


實際上,是在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看上去是愛孩子,其實如“溫水煮青蛙”,久而久之,害娃不淺!


樂觀堅毅媽媽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做孩子堅強的後盾,安撫孩子不因失敗而氣餒,表現出勇敢克服困難的決心,給孩子內心強有力的鼓舞。


精打細算媽媽


懂得精打細算的媽媽,不是不花錢,而是會花錢。


把每分錢都用在刀刃上,輕鬆解決養孩子開銷大的難題,也給孩子帶來更好的物質生活。


追求品質媽媽


媽媽的對生活品質的堅持,是對孩子最貼心的呵護,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成為一個優雅有氣質的人。


愛閱讀媽媽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是培養一個人氣質的最好方法。


通過閱讀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提升優雅氣質,這種氣質也會在無形中影響孩子的品質。


教會孩子善良的媽媽


教孩子善良同時,一定要提醒他“這世界會有醜陋的一面,防人之心不可無”。


世界上也只有一種真正的善良,是對這個世界的惡有預估之後,還能伸出援手。


讚美爸爸的媽媽


聰明的媽媽懂得讚美爸爸,鼓勵爸爸照顧孩子。


哪怕一丁點的進步,懂得在孩子面前樹立爸爸的權威,這樣會讓爸爸更願意參與家庭事務,陪伴孩子成長。

02

最討喜的5種媽媽


最討孩子喜歡的5種媽媽:


有點孩子氣媽媽


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當孩子哭鬧又束手無策的時候,也可以蹲在地上和孩子一起哭。


或許會驚喜的發現:這樣做時,孩子不僅會停止哭泣,還會反過來安慰你,讓你倍感欣慰。



尊重孩子媽媽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孩子也一樣。


他得到大人的尊重,長大後他也就懂得該如何去尊重他人。


經常微笑媽媽


愛笑的媽媽教育出來的孩子不會太差。


有一項研究表明:當媽媽經常對孩子微笑時,孩子會變得更勇敢。


善於傾聽媽媽


傾聽是溝通的開始,孩子跟你說話的時候,不管你在幹什麼,要看著孩子的眼睛認真傾聽,孩子哭鬧的時候要耐心安撫。



快樂自信媽媽


習慣將工作情緒帶回家的人,情緒更容易暴躁。


極有可能和家人產生摩擦、衝突,影響家庭的和諧,而孩子則成為這場“風波”中最無辜的受害者。

03

最傷孩子的10種媽媽


對孩子危害最大的10種媽媽:


不好玩媽媽


寶寶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都很強,如果媽媽總是一問三不知,便會讓寶寶感到很失望。


很容易使寶寶失去對一些事情的興趣,同時也會影響媽媽在寶寶心中的形象,影響親子關係。


電視媽媽


與電視機為伍,錯過與寶寶一起做遊戲、看書、親近自然的機會。


易造成不良影響,使得他也從小喜歡看電視,不善於和人交流、溝通。


苛刻媽媽

整天逼著孩子做這個、學那個,讓寶寶經常處於一種不自由、被束縛的狀態。


寶寶天性喜歡無拘無束、自由自在,誰剝奪了他們這種基本需要,必然不受歡迎。


謙虛媽媽


過分謙虛,限制孩子的表現欲。當寶寶滿懷熱情的想要在客人面前表現自己的時候。


如果能積極鼓勵寶寶,對寶寶心理方面的發展是一個很好的鍛鍊,媽媽們不應該剝奪寶寶表現自己的機會。


攀比媽媽


經常批評寶寶而讚揚別人的小孩,會令寶寶對同伴產生一種不良的情緒。


覺得媽媽根本就不愛我,會給寶寶一個錯誤的認識,媽媽很討厭我,她一點都不喜歡我。


說話不算數媽媽


答應的事情做不到,“誠信教育”往往始於牙牙學語之時。


而且貫穿於整個童年時期。遺憾的是,“說話不算數”的媽媽,為孩子提供的恰恰是反面教材。


脾氣暴躁媽媽


有些媽媽明明惹他生氣的不是寶寶,也經常把寶寶當出氣筒。


這種情況下,寶寶會產生自責的心理,他會認為媽媽不高興都是他引起的。


長此以往,寶寶長大後會自卑。


得理不饒人媽媽


得理不饒人,從根本上說,是將敢於競爭與利益上的爭搶相混淆了。


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很可能是缺乏團隊協作精神的孩子。


將來即便有一技之長,因為人的刻薄自私,也很難獲得團隊的認可。


不尊重寶寶隱私媽媽


即使他還完全是一個小孩子,也需要有他的私人領域,即使是他的父母也不能隨意干涉。


因此,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孩子某一方面如果牽涉其個人私事或隱私,大人應予以尊重,千萬別向外人揭短。



喜歡罵罵咧咧媽媽


剛開始學步的寶寶是最容易受語言的影響。


不會說話的寶寶更容易吸收你說的任何話,即使你不經常說。


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秒你的寶寶嘴裡會蹦出什麼詞語來。


親愛的媽媽們,你是哪種媽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