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O英灵集 玛丽·安托瓦内特

人物简介

1766年,为政治上的需求,法国王室正式向11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公主求婚。奥地利宫廷欣然应允。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场婚礼被拖了数年。直到1770年,玛丽·安托瓦内特14岁时,才终于踏上法国国土,成为法国王储,路易·奥古斯特·德·波旁(即日后的路易十六)的王太子妃。

1774年,路易十五驾崩,路易十六即位。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为法国王后,母仪法兰西。但很可惜,她本人并没有作为一名王后所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进入法国宫廷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政治上毫无建树。每天只是热衷于舞会、时装、玩乐和庆宴,修饰花园,奢侈无度,有“赤字夫人”之称。在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她身上却意外地体现出一位王后的骄傲与尊严,表现得比路易十六更有主见,更为顽固。

1789年7月14日,群众攻打巴士底狱时,玛丽·安托瓦内特劝说路易十六带兵去梅斯避难。她支持国王拒绝了国民议会提出的废除封建制度和限制王权的要求,结果成为众矢之的。不过,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仍有很多人站在王后的一边,比如法国的雨果,奥地利的斯蒂芬·茨威格,都对王后抱有同情。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保王派人物。比较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斯蒂芬·茨威格的王后传记,大仲马也写作了有关王后的“法国革命三部曲”,其分别是《巴尔萨摩男爵》、《王后的项链》以及《红屋骑士》,王后人生中的三个阶段在小说中被详细描写。

1789年10月,随同路易十六从凡尔赛宫迁回巴黎,处于革命群众的监视之下。她暗中活动,向一批流亡贵族求援,但他们不但没有帮忙,还落井下石,每个人都想用国王的头来换一笔赎金。这批贵族中包括国王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即日后的路易十八),和更小的弟弟阿图瓦伯爵(即日后的查理十世)。国王夫妇苦于左右无援,迫于形势,他们不得不自行谋划一次又一次的逃亡。

于1791年6月与国王一同秘密出逃,至边境城市瓦伦时被发现,外逃未遂。

1792年,法国对奥地利宣战,她继续勾结奥地利,并把作战计划提供给外国干涉军,企图借外部势力镇压革命。此时由于奥地利女皇玛丽娅·特蕾莎(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母亲)和约瑟夫二世皇帝(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兄长)早已去世,奥地利王权掌握在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另一位兄长,利奥波德二世手中。叛国的事情败露后激怒了法国人民,导致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彻底推翻了君主制。随后,她和国王一起被囚禁在当普尔堡。次年10月,被交付给革命法庭审判,判处死刑,送上断头台。享年38岁。死后尸体一度被扔在万人坑埋葬,直到22年之后,普罗旺斯伯爵复辟成为路易十八,才将她的白骨重新挖出,并妥善安葬。

传闻,玛丽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两句名言:

当大臣告知玛丽,法国老百姓连面包都没得吃的时候,玛丽天真甜蜜地笑道:“那他们干嘛不吃蛋糕?”历史上玛丽绝对没有说过这句话,是后人将愤慨宣泄在这位热衷于打扮的皇后身上。原句被记载在卢梭的《忏悔录》里,

“Enfin je me rappelai le pis-aller d’une grande princesse à qui l’on disait que les paysans n’avaient pas de pain, et qui répondit: Qu’ils mangent de la brioche.”

尽管卢梭只说了是一位“崇高的公主”,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在直指玛丽,但忏悔录本身在历史素材上,并不算严谨。

当玛丽被推上断头台的时候,她踩到了刽子手的脚,这时玛丽说了句:“对不起,您知道,我不是故意的。”有人质疑这句话是否是真实的,因为据传当时被砍头的人都会被绑起来并且堵上嘴。但画家大卫的一幅铅笔速写证明这是不对的,王后只被绑住了手而已。更何况当时刽子手桑松的任务之一,就是搜集那些大人物的临死台词,这句话连同罗兰夫人那句“自由,以汝之名造恶无数”都是当时有名的临死遗言。这就更不用说路易十六那众所周知的临终演讲了。



剧情相关

在第一章《邪龙百年战争》中作为中立从者被召唤,与莫扎特出手救援贞德。天真烂漫,善解人意,坚持爱着世界和人民。在寻找圣人时与贞德一起行动,虽然成功找到乔尔乔斯却也被夏尔发现。为了掩护两人离开而留下来断后,击败了夏尔后在黑贞德攻击下退场。

羁绊剧情“白百合的王妃和蔷薇的皇帝”中,作为主人公从者的玛丽在研究中心完全折服了Dr.罗曼和芙芙,纷纷入教Vive la France。得知重返罗马通道的道路已经修好的玛丽决定和主人公以及玛修、芙芙一起去罗马观光游览。感叹了罗马的美丽之后大家去见了尼禄,玛丽提出了想坐坐罗马的宝座的请求,却被尼禄误解为是想抢夺王位,经历一番战斗之后大家终于解除了误会,皆大欢喜。

羁绊剧情“玻璃的白百合”中,主人公和玛修进入了玛丽的心像世界,发现玛丽并不是完全没有对世界和被人民背叛的憎恨,只是她最终选择了爱和包容。在大家齐心协力之下,玛丽打败了自己内心的黑暗面,并传教成功(黑玛丽:「Vive…la...Fra...n...ce。(卒)」),最后请求主人公和玛修为她对Dr.罗曼和芙芙保密,因为只有那两人她只想让他们看见自己微笑的样子。

在赏月活动的剧情中,因为捡到了被阿尔忒弥斯偷走的接近三吨的大量团子,就全用自己的玻璃马车运走,找了个地方和桑松、迪昂一起开心地开茶会,结果引来了和主人公们的战斗。

在圣诞活动的剧情中,请求圣诞Alter带来礼物,不过同伴引起误会和圣诞Alter开始打斗之后,因为好像很好玩而加入了战斗。结束后被圣诞Alter送了礼装“魔术矿石”作为礼物。

人物关系

贞德

崇拜了很久的对象,希望能像贞德一样守护自己的人民。在剧情中坦言认为和身为人类垃圾而满是缺点的阿玛迪斯不同,贞德是没有缺点的。自己对贞德带有不如说是信仰的喜欢、一丁点的内疚和小小一杯左右的对不起,这是愚蠢王族对圣女抱持着的自然罪恶感。和贞德的经历有些相似,在剧情中不断的开导、鼓励贞德,和贞德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最后为她而牺牲。

“再见了,贞德。嘿嘿,能够遇见你真是太好了。能帮助拯救法国的圣女的话——不,是能帮助朋友的话。我会很高兴地化作光芒,飞散而去的吧。

像星星一样,像花一样,像泡沫的梦一样——因为那就是Servent,那就是玛丽·安托瓦内特的生存方式!”

阿马德乌斯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有着各种孽缘和旧情的初恋。在七岁时遇见跌倒在地的莫扎特对他伸出手,随即被他求婚,不过因为玛丽清楚自己不能自己决定婚姻而拒绝了,感到非常高兴,还到处对人说。最后两人把这份感情分别转化成了对国家的爱和对音乐的爱。临别前对阿玛迪斯说希望回来还能再听听他的音乐,这却正是玛丽对莫扎特的离别用的象征。生前,玛丽就一次也没听过莫扎特的钢琴。

“钢琴,果然听不到了。他六岁,我七岁。从那时开始,就一直擦肩而过呢。”

夏尔·亨利·桑松

处刑自己的人。对被黑贞德施加了狂化的桑松感到困扰,但是看到滥杀而让处刑人的刀生锈的桑松之后,对他发出了难得的严厉呵斥,并打败了他。在明白对方这么做只为求得自己的原谅的时候,发出对方是可怜又可爱的人的感叹。因为自己并没有憎恨他,从一开始对方就不需要自己的原谅。

骑士迪昂

自己生前的可爱部下,认为对方是女孩子,因为黑贞德而被迫对立。在剧情里被迪昂认出了真名。

曾经因为同情和喜爱而送过迪昂女装。在赏月活动中亲手喂她团子吃。

圣诞活动中因为迪昂卖旧货的时候不小心把法兰西的贵重国宝卖出而被凯撒敲诈,作出了“迪昂真的是优秀的间谍吗?该不会是因为太可爱了所以大家都当看不见放你一马才做到的吧?”的天然发言,痛击了迪昂的心灵。


隶属哈布斯堡家族系谱的法国王后。
十八世纪,路易十六的王后。如梦似幻的贵妇人。
象征欧洲世界「由高贵者支配」的存在。
随着王权绝对性逐渐丧失的时代奔流,在世界发生变化前死去。

身高/体重:160cm·48kg
出处:史实
地域:欧洲
属性:秩序·善  性别:女性
喜爱洗澡。和母亲玛丽亚·特蕾西亚一样爱美。

天生的偶像。用微笑治愈众生,其眼神令人心醉。为自己生来就是被人所爱的偶像而感到喜悦,一切言行举止都顺应他人的期待。其精神性质已经接近了某种意义上的女神。

神之恩宠:B
表现最美的容貌与肉体,也就是「王权之美」的技能。
秀丽贵夫人:A
能吸引周围人的领袖气质。单凭这个技能,
就能让那些可以成为自己的守护骑士的人物不请自来。

魅惑的美声:C
不仅是吸引人们的魅惑系技能,同时也是执行王权的宣言。
作为象征性的存在而现界的玛丽,只用歌声就能给王权的敌对者造成魔力伤害。

大革命期间她成了众多人民憎恨的对象,但在现代的法国,名誉已得以恢复。
在饥荒中,不惜削减宫廷经费进行捐助,并自发向贵族们为人民请求援助等等。
她无疑是一位为民众着想的女性。


悲剧发生了。然而——她绝不会向圣杯许下消除这悲剧的愿望。


她只是完成了自己的职责。
令天空光辉永驻。大地恩惠常在。
——民众幸福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