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以先登陷阵为主,八百勇士威震中原,战斗力不输高顺、张辽


汉末三国时期,群雄逐鹿,硝烟不断,诞生了无数的特殊性质兵种。比如曹魏集团的虎豹骑、虎卫军、虎贲勇士;蜀汉集团的白毦兵、无当飞军;孙吴集团的解烦兵;公孙瓒集团的白马义从;董卓集团的飞熊军;袁绍集团的大戟士、先登死士。等等等等……此类特种性质兵种,战斗力往往优越于普通兵种,甚至数倍于普通兵种。

其中高顺的陷阵营、张辽的虎贲勇士、鞠义的先登死士非常相似。人数上,他们都以七八百之众纵横疆场;性质上,他们都是先登陷阵类死士。

高陷阵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陷阵营常被视为汉末时期最强特种作战部队。

陷阵营只有七百之众,对外宣称千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战斗力不容忽视。是吕布麾下不可替代的王牌队伍。与普通士兵相比,他们拥有时代超前的装备军器,铠甲斗具都是经过量身打造,精雕细琢。他们的每一个士兵,都是由高顺亲自选拔,经过特殊的训练,才可谓之为一员合格的陷阵勇士。

除了军器的加成,更难能可贵的是将士们钢铁般的战斗意志。他们每一位成员都拥有勇往无前、宁死不缩的陷阵之志。


由装备到筋骨,再到军人的意志,陷阵营由里到外都是钢铁铸就。可谓为一支铁打的队伍。因此!在高顺的领导下,他们能够“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即便对手的兵力数倍于他们,也绝对不敢放松警惕,稍有不慎就会悔之晚矣。刘备、夏侯惇等当世风云人物,就曾遭到过陷阵营的重创。

虽以七百之众,不觑虎狼之师,陷阵营以有限的兵力,谱写了一个时代的辉煌。

张辽剧照

继陷阵营之后,张辽与虎贲勇士也一战封神。

网络上曾流传着一则谣言,说张辽的虎贲勇士,实际上就是高顺的陷阵营。对于这类似的说法,笔者持反对的观点。陷阵营与虎贲勇士,虽然都是先登陷阵类死士,但是他们属于两个不同的兵种。陷阵营以重装步兵为主,靠本身的硬实力与对手正面厮杀,属于正面陷阵类型。而张辽的虎贲勇士是轻装骑兵,更加依赖突袭与战术的运用。这点在合肥之战的时候有所表现。

公元215年八月,曹操与刘备汉川激战正酣,孙权趁合肥边界防守松懈,亲举十万大军讨伐合肥。合肥的守将是张辽、乐进、李典等人,兵力只有七千左右,战场局势对曹魏非常不利。张辽于是连夜挑选了八百死士,第二日清晨突袭吴军大营,重挫了吴军的锐气,为合肥之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战之后,这八百死士被张辽招为亲兵。曹丕登基称帝后,称他们为“虎贲”!

原内容如下:

帝叹息顾左右曰:“此亦古之召虎也。”为起第舍,又特为辽母作殿,以辽所从破吴军应募步卒,皆为虎贲。——参考,《三国志·张辽传》

虎贲勇士跟随张辽出生入死,建立了很深厚的主仆情谊。张辽镇守合肥期间病重,曹丕下令召其入洛阳医治。虎贲勇士每日去询问病情,致使“道路相属”连绵不断。张辽病逝后,虎贲勇士也随之神秘消失。


陷阵营与虎贲勇士,是三国时期非常知名的两支队伍,其主将高顺、张辽的名气更是如雷贯耳。是后世比较公认的两支强旅。

先登死士

那么?历史上默默无闻的鞠义与他的先登死士,可否与前者相提并论呢?

——鞠义是谁?如果你不是一个合格的三国迷,恐怕对这个名字会非常陌生。

鞠义本是韩馥的部将,冀州之争期间突然发动叛变,并一举击败了韩馥的追兵。袁绍收到风声,于是主动向其示好,鞠义遂带着“先登死士”投入了袁营。韩馥外惧强敌公孙瓒,内有季孙之忧袁本初,麾下亦缺乏强兵猛将应对。无奈之下,只好把冀州拱手送给了袁绍。

此后!鞠义常常以北军第一大将的身份为袁绍征战四方。袁绍的江山,有一大半都是鞠义与先登死士帮他打下来的。正所谓“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敌国破,谋臣亡!”鞠义本可以成为名垂青史的千古名将,却因功高震主,为袁绍忌惮而死。是三国历史上的一大憾事。

界桥之战

界桥之战,先登死士秒杀白马义从,力压袁绍麾下王牌大戟士。

汉末初期,北方割据诸侯混战不断,出现了公孙瓒一家独大的局面。虽然在鞠义的帮助下,袁绍坐实了冀州牧的位置,但其集团的整体水平,仍不足与公孙瓒正面为敌。由于他不费一兵一卒提领了冀州,招致了公孙瓒的强烈不满,遂引发了界桥之战。

面对公孙瓒的数万大军入境,袁绍感到非常恐惧。于是他任命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范为渤海太守,想利用公孙范的关系来劝说公孙瓒结援。但是公孙范到渤海后,立马倒戈投降,进一步加剧了袁绍集团的颓势。

公孙瓒剧照

——无奈之下,袁绍任命鞠义为先锋,至界桥迎战公孙瓒。

公孙瓒离界桥南二十里摆开阵势,三万兵甲排列整齐,左右两边各置五千精骑,以白马义从为中坚,也分为两部分,左右皆可射敌。一度气势如虹。河北军则以鞠义为先锋大将,只领八百先登死士为前队,布下强弓硬弩千张。袁绍亲率步军随后压阵。

公孙瓒见鞠义方兵少,于是指挥骑兵向前践踏北军。鞠义指挥众人扎住不动,待敌方骑兵相拒数十步之外,突然奋勇而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斩敌数以千计,冀州刺史严纲因此战死,公孙瓒大败而逃。追至界桥上,公孙瓒回身复战,再次被先登死士击败。鞠义率先登死士直捣黄龙,一举拿下了公孙瓒的大营。

袁绍率步军赶到界桥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了。原内容如下:

绍在后,未到桥十数里,下马发鞍,见瓒已破,不为设备——参考,《英雄记》

说明鞠义仅仅依靠八百先登勇士,以及硬弩千张,就一举击破了公孙瓒以“白马义从”为中坚主力的三万大军,袁绍的后队步军并没有起到作用。

由此可见,先登死士的战斗力应该数倍于白马义从。

鞠义游戏形象

而袁绍追至界桥,见公孙瓒已经败逃,于是不设防备。当时他身边有硬弩数十张,大戟士百余。公孙瓒收合散兵,差不多两千左右的残兵将袁绍包围,百余大戟士在数十张弓弩的配合下,居然难以击退这支残兵。直到鞠义领兵赶到,公孙瓒才率众逃遁。

八百先登死士大败三万雄兵,一举攻陷了敌军的大营;百余大戟士却难破两千残兵。说明大戟士的战斗力同样远不如先登死士。

总结:

在汉末三国的百年浩劫中,诞生了无数的英雄人物。有的名垂千古,广为传颂;有的则是昙花一现,默默无闻。乱世能够打造英雄,但并不是说有能力的人就一定会功成名就,有时候还讲运气。若是未逢其时,纵使有通天的本领,也有可能英雄无用武之地。

鞠义能力出众,先登死士勇而无谓,是河北军团中的最强组合。但终究只创造了短期的辉煌,究其根本,没有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主公。

本文完!感谢您的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