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只打一场仗,却让中国强大数百年

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构成历史的两个重要因素,正是因为有了那些突出作为的人和事才有了历史。正如史书或典籍记载的大多是一些有名声、有作为的人物。西汉有一位很有才华的将军,他因为打胜了一场战役,奠定了西汉百年的太平,而被载入史册并被后人铭记。并且,他还说出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千古名言,此人便是陈汤。

陈汤的出身并不好,相反他小时候的家境非常贫寒,常常食不果腹,饥寒交迫。陈汤家里虽然条件很差,但是他并没有甘心一辈子做个穷苦人,他幼时十分喜爱读书,手里捧着书的时候,是他觉得最快乐的时候。

而且他决心通过读书成就一番事业,改变自己的家庭情况。读书确实是一件能够带来好运的事情,陈汤通过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终于,陈汤后来去了长安,想要大展拳脚成就一番事业,而他的运气还是很不错的,成功得到了太官献食丞的官位。有了这一块“敲门砖”,陈汤又认识了富平侯,富平侯非常欣赏陈汤,两个人不仅在官场上志同道合,私底下的交流也十分频繁,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好伙伴。

在富平侯的帮助下,陈汤的发展非常顺利。不过,好景不长,家中父亲病故的消息传来,打乱了陈汤的事业计划。西汉时期人们是非常注重孝道的,如果家中亲人去世,是一定要回去守丧的。

但是,陈汤知道一旦自己如果离开岗位几年,回来以后他就很有可能失去机会。于是,他决定不上报父亲去世的消息,可是有人在背后揭发了他,最后,陈汤被贬。

好在陈汤自身才华横溢,不论走到哪里都能被发现,之后陈汤又被举荐为郎官。经历过之前的事情后,陈汤更加意识到机会的重要性。当时,西汉朝廷正在为匈奴扰乱边疆的事情发愁,陈汤挺身而出主动申请出使西域,并且还是申请攻打最为难缠的郅支单于。

对于郅支单于,西汉朝廷是非常痛恨的,因为郅支单于一点也不顾及西汉朝廷的威严,还多次杀害了派过去的西汉使者。当下有这样一个勇敢自荐的人,朝廷是非常看好的。于是,陈汤就被派去攻打匈奴。

在攻打匈奴的时候,和陈汤搭档的还有另外一位将军,他的名字叫甘延寿。两个人在商讨征伐战术时,采用了四面围攻的策略。不过,想要从多个方向攻打郅支单于就必须突破匈奴其他几股势力,这个风险是非常大的,如果失败了后果很严重。

对于这个问题,甘延寿想向朝廷汇报后定夺,可是陈汤却觉得朝廷不一定同意这么做,如果这个做法被否定,他们就会失去最好的攻打时机。陈汤最后选择假传朝廷命令,集结了各路势力,从各个方向攻下了郅支单于。战争胜利后,陈汤因为假传朝廷命令并没有受到奖励,反而被贬。不过,他参与指挥的这唯一一场战役却让西汉太平了几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