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买房当墓,有人买“凶宅”当家,楼市十多层,你在第几层?

“钱当为房竭,死亦为鬼雄。至今思楼市, 犹肯做房东。”铁口断房改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夏日绝句》,词作一首,以飨楼市。

“2月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价格走势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冲击”,这是国家统计部门给出的官方言论。的确是够复杂的,去年“二师兄”生病,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副食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冲击,这回更厉害,蝙蝠忽扇一下翅膀,人就生病了,就让我们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突破了5.2%!

大家都涨,你要不涨,显得自己的行业好像没有底气似的。于是,在居民消费指数破五的军功章上里,你会发现,其中还有某房屋中介网站报告的,房地产在疫情销量“断崖”形势下,贡献的房价涨价百分之零点一七的功劳。正经地胡说八道一句,楼市太能扛了,真是经济中的战斗机,噢耶!

房价又涨了。之所以加上一个“又”字,是因为,久受房价煎熬的购房者们错误地认为,停工令、停售令打压下的房地产会像超市卖白菜一样,快烂了就打折促销;是因为,久受房价煎熬的购房者们错误地认为,内有房产无法变现,外有5000亿巨债要还的开发商会断尾求生,以量换价。结果,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购房者们只猜中了疫情让房地产销量大跌,却没有猜中疫情让开发商信心回落。

卖房子注重的是地段、地段、还是地段,买房子注重的是价格、价格还是价格。价格合适,那么,其他的都不在考虑之列。毕竟,在城市里拥有一套房子,就意味着拥有了教育、医疗甚至是更多的出人头地的机会。

为了出人头地,哪怕头拱地。既然,开发商能把远郊的楼盘叫成“田园牧歌”,把臭水沟的楼盘叫成“依山傍水”,那么,购房者也能在价格达到预期的时候,抛下一切顾虑买房。比如购买凶宅。

作为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打头的北京,在房价均价超过六万的大都市,能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那是多少“北漂”的梦想,可是,京城风大,吹散了多少人的买房梦。去年,有小两口筹措了300万,想实现北京安居梦,但是,这些钱只能买套一居室,在中介的推介下,花300万买下了两居室的一套凶宅,关键是小两口刚结婚。香港曾发生过8.8万人抢买香港凶宅的事件,一位竞买的孕妇说,“凶宅”无所谓,反正自己也是“鬼”——“穷鬼”。

无独有偶,几年前媒体报道,南通某小区被外地人买了不住,只是为了安放亲人的骨灰盒,上海、江苏、河北等个别地方也曾发生过商品房摇身一变成为了“墓景房”。想象一下你的邻居是个骨灰盒的尴尬吧。

房子使用期七十年,墓地使用期二十年。房子有厨有卫,有水有电,房价一路高涨,势头不妙还可以卖房折现。商品房当墓地高端大气上档次,上对得起祖先,下对得起儿女,而且一本万利!但是,这就是现实。

安家置业,当“家”和钢筋水泥联系到一起的时候,那就充满了冰冷的感觉;当人住的房子变成了“阴宅”,面对数以亿计的无房人来说,这会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当“家”和“安”字联系到一起的时候,那就是温馨和谐。但是,当“家”和“骨灰盒”“凶宅”联系到一起的时候,是能告诉我,除了房,家在哪里?

不错,住人的房子当墓地也好,死过人的房子当家也好,这就是现实。现实是,高房价却让大多数购房者望楼兴叹,十年前几十万一套房,现在几十万一个厨房,还是没装修的。

铁口断房前文说过,当我们工作得来的薪水,没有形成多次消费,直接转入了还房贷的户头,看上去是没有了中间商赚差价,但是,钞票未经过流通,直接从购房者的左手倒到了开发商的右手,那么,货币的就丧失了物资交换的媒介工具。就像揪着自己的头发上天,万物静止,经济就在画地为牢。

千古艰难唯买房。请翻开你十年前的工资表,再看一眼现在的工资表,工资数字后面每增加一个零都是满满的幸福感,而翻开你的还贷记录,每月发的工资,后面的零迅速清零的感觉,就是一种痛彻心扉的“生死离别”。

有人买房当墓,有人买“凶宅”当家,当衡量财富的标准从社会贡献变为了房子多少,人们的眼里就只剩下物欲了。楼市十多层,你在第几层?“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安得广厦共翱翔,敬请关注铁口断房。”我是铁口断房,每日奉上房地产的心得感悟,老铁们的关注,就是铁口断房持续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