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和曹魏对于汉中之地的不同解读,“股臂”or“鸡肋”?

东汉末年的汉中地形复杂,地理条件特殊。若以山地为主导要素,汉中属于秦巴山地;以河流为主导要素,汉中属于汉水流域上游;以盆地为主导要素,汉中则属于汉中盆地。就是这样的地理条件,让汉中成为易守难攻的地方,同时为地方政权的割据创造有利的条件。早期的张鲁就是利用汉中相对闭塞却又富足的条件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随着川蜀地区刘璋被刘备吞并,而汉中之地也被曹操拿下,两个完全对立的政权就除了荆州地区外再次接壤,因此接下来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而双方在这个地区的投入和争斗可以说是有着巨大的差异。

蜀汉的"股臂"

先说刘备集团。刘备在曹操拿下汉中之前,还在荆州公安与孙权对峙,而听闻曹操已经夺取汉中后,立刻与孙权和好,平分荆州,回师川蜀。在之后的汉中之战中,刘备集团更是可以说倾川蜀之力。

刘备集团会在接下来的汉中之战汇总投入如此巨大,主要是这些高层都深知汉中对于川蜀的重要性。

《三国志·黄权传》:及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权进曰:"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

《三国志·杨洪传》: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

《三国志·法正传》: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冠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法正在肯定汉中对于川蜀的重要性的同时,更是指出夺取汉中后,在未来最理想的情况可以兴复汉室;就算达不成也可以对雍凉之地用兵,开拓疆土;最不济的情况也是可以固守蜀地,割据一方。因此,汉中之地可以说关乎蜀汉的存亡。

而在后来的蜀汉时期,汉中之地更是作为北伐的中转站,所有的物资和军队全是开往汉中。诸葛亮、蒋琬等人更是经常亲自坐镇汉中,统筹兼顾。

曹魏的"鸡肋"

"鸡肋"一词出自曹操攻占汉中之时,曹操给予的口令。

《三国志·武帝纪》: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而杨修对"鸡肋"的解读也直接造成他的死亡。但是当时的曹操所处的环境就是进退不得,内心的确是想要退兵。


还有曹操对于汉中的重视程度一直都是不够的,甚至对于汉中还有一种厌恶的感觉。在建安二十年,曹操就来攻打过一次阳平关,但是仅仅对阵三日就有了回军的想法了。这是曹操出征从来没有过的情况,由此可见想要攻克阳平关的困难程度。但是当时的阳平关守军见到曹军撤退后立马变的懈怠了,被曹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才使得阳平关易主。

《三国志·刘晔传》:太祖征张鲁,转晔为主簿。既至汉中,山峻难登,军食颇乏。太祖曰:"此妖妄之国耳,何能为有无?吾军少食,不如速还。"便自引归,令晔督后诸军,使以次出。

在《三国志》中的记载可以看出,曹操对于汉中之地的厌恶,甚至还直接认为是"妖妄之国"。这主要就是曹操军由于山地阻隔、水土差异等因素疲于在汉中征战,使得曹操对于汉中主观印象很差。


虽然当时随军出征的谋士刘晔和司马懿都对汉中的战略地位有过正确的认识,但是无法改变曹操内心的想法。

《三国志·刘晔传》: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

刘晔的劝说最后没能改变曹操的想法,再加上当时孙权率军北上,曹操选择留下夏侯渊、张郃等人留守汉中,自己率军北归。因而错失了攻取川蜀的最佳机会。

到了后来刘备出兵攻打汉中,曹操前来支援的速度可以说非常慢。刘备正式出兵是在建安二十三年三月,曹操因为北方异族的叛乱,因此出兵是在七月,九月到长安,而后在夏侯渊被刘备所杀后,于次年三月才来到汉中。这个时候的汉中局势已经一片糜烂了。因此,曹操不得已最后只能撤军。

结语

会造成双方对于汉中的重视程度不同的原因最为主要就是政权的所在地,曹魏集团的政治核心区在中原地区,蜀汉的政治核心区在成都平原。从空间距离来看,汉中距曹魏政治核心区较远,曹操占据汉中有种鞭长莫及的感觉。而对于蜀汉,汉中盆地与成都平原联系紧密,汉中完全处于蜀汉集团政治核心区的辐射范围之内。蜀汉集团占据汉中是其将战线向北的整体推移,是蜀汉转守为攻战略的重要拐点。

同时曹魏的来自北方军队难以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水土不服与身体机能代谢的滞缓时有发生。而汉中与川蜀无论是环境还是文化都是较为相近的,这就为刘备集团占据汉中提供便利。


因此,对于盘踞在中原和关西的曹魏来说,汉中地区固然也有重要的军事意义,但是对于该地的需要和依赖程度并不像蜀汉那样迫切,这才对汉中有了"股臂"与"鸡肋"的不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