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6位公交专线司机盼“失业”:我们失业了,城市就安全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黄伟芬 通讯员 黄佳琪 陆勇

1月31开始,在杭州火车东站西广场,一直有三辆特殊的公交车,24小时时刻待命着,这是杭州公交集团开出的一条“战疫保障专线”。

和“战疫橙意暖巴”运送红码、黄码到站旅客不一样,这趟专线负责转运那些到达杭州后需要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的人员。

作为城市的摆渡人,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在每一位乘客上车之前,并不知道将要去往哪里。

方荣立和同事们的工作点

53岁的方荣立是其中一名司机,他和应杭、何捷、方吉、余林富、王华平其他5个人分成了三班,每12小时轮换一次。3月19日早上7点,方荣立和搭档应杭可以下班了,刚刚过去的12小时里,他们只出了一趟车。

晚班到午夜之后,他们可以稍微休息一下。

休息的地方在其中一辆储备了泡面、搭着两张躺椅的公交车里。

两张躺椅可以让他们空的时候简单休息下

前来接班的同事提前来了,以便从容地做好各项准备,检查车子、做机务例保、穿防护服、戴护目镜。

这些天里,应急小分队一共出车118趟,有490人坐过他们的专线。这些人当中有很多是“回头客”,他们是陪伴隔离人员前去做交接的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

这个春天,方荣立和同事们最大的心愿是早点“失业”,结束这条专线的任务,回到日常:“我们失业了,城市就安全了。”

两位司机正在穿戴防护服

1】想着服务好他们,也会心疼他们

方荣立所在的这个应急小分队的工作状态是这样的,上岗后,就在临时公交车里待命,当有出车任务时,会有工作人员带着需要隔离的乘客敲门,有时候是一家子,有时候一个人。

大家从后门上车,司机和乘客一般不会交流。

不过这么多天下来,也有不一般的时候。

方荣立工作中

方荣立对一些乘客的印象比较深。

“有一个晚上,虽然只出了三趟车,不过那天我只睡了一个多小时。”那天晚上,方荣立要送两位从湖北回来的女孩子,一位到滨江,一位到萧山。

晚上十点四十,方荣立开着车从火车东站出发,把前一位送到滨江一家定点隔离酒店之后,继续往萧山出发。

到这个姑娘所在的小区,快十二点了。

“没想到她是合租的。”方荣立说头一次遇见这样的情况,路上挺顺利,就是等的时间有点长。

每一次出车,不管是把人送回家还是送到酒店,工作人员都需要和社区、隔离点的指挥中心对接好,再坐着专线回东站。

姑娘所在的社区主任早早就在等了。

由于要居家隔离14天,大家去检查姑娘住所,一上门发现姑娘是合租的,卫生间公用。

这样一来,合租的两位小伙伴也需要居家隔离14天。一来二去,最终姑娘被带回了火车东站。

“小姑娘大晚上的也挺不容易的,到东站都半夜两点多了,我看了眼她的身份证,98年的,才24岁。”方荣立说那天白白等了三个多小时又白跑一趟,他自己没什么,就是有些心疼这些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因为疫情,都不容易。”

2】小朋友软软的一句谢谢,让他心情很好

有一次,他遇见国外来的一大家子,有老有小5个人,拖着五六个行李箱。

方荣立上前去帮着搬运行李。

“我们都是戴着手套的,回去后及时消毒就好了。”他说,这家人中的小朋友用中文软软绵绵说了一声“谢谢”。

这让他心里暖了一下,“大多数时候我们和乘客不会交流,不像之前开暖巴,大家到家了,下车前都会特意跑来前门口说声谢谢。”

“战疫橙意暖巴”不是24小时待命,有一天来了没绿码的一家三口,要去市中心的医院看病。

当时是清晨5点多,公交的同事询问了方荣立能不能帮忙送一下,“当然可以,那家的爸爸坐着轮椅很不方便,状态也不太好,要是等到暖巴9点就太晚了。”

那一次,“战疫保障专线”临时切换成了“战疫橙意暖巴”,方荣立把一家三口送到了医院门口。

这一趟本不该属于他的任务,方荣立说没什么的,“都是为了大家,服务好就行了。”

方荣立消毒车厢

3】临时接到任务,一个月没见家人

事实上,方荣立他们6个人都是临时接到的任务。

应杭是应急小分队的队长,接到任务是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通知我晚上7点去公司开会,也不清楚做什么。”那天上午,钱报记者坐着他的6路公交车,从草庵到少年宫,一起见证过曾经空空荡荡的杭城。

“说实话,一开始我还挺羡慕那些能参加抗疫专线的人,听说是这个任务,一下子热血沸腾了。”应杭笑着说,其他人也一样,大家都是在岗位上比较突出的人,二话不说就加入到应急小分队当中。

6个盼着早点“失业”的司机

对于能够参与这次任务,几个人都做好了准备。

他们都是杭州本地人,家里很支持他们的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差不多有一个月的时间,这几个人和家人不能见面,成了“网友”。

“虽然防护做得比较到位,公司各种物资也配备充足,不过刚开始大家都会有些顾虑,家里有条件的话,尽量和家人分开住。”一人一屋,家里人给送个饭,有一位司机索性就在地下室搭了个铺子,将就着过了一个月。

4】专线车厢越来越冷清,盼着这份冷清可以继续

方荣立原本开的是179路公交车。他是杭州市劳模。

以前,他是在火车东站西广场出发,往来汽车西站之间。在他的记忆中,不管是带着大包小包往来两个车站之间搭乘179路的人,还是早晚高峰人挤人的车厢,亦或者是被临时派去增援1314路、猪年春节的橙意暖巴,杭州的公交车,杭州这个城市,一直以来都是热热闹闹的。

但是这五十来天很不一样。

一开始是路上的安静,城市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偶尔路上才有车开过。他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告诉自己,路况相当好也要保持警惕,安全第一。

后来,他开“战疫保障专线”,一个班次12小时里,最忙的时候,大概要出车六七次,下城、拱墅、滨江、萧山……几个区都跑了个遍。

再后来是等待的安静,有一阵连着好几天没有要送的人。

这份冷清,不同于城市的寂静,他和同事们都希望这样的安静能持续下去,因为只有他们这份临时工作“失业”了,城市才会更加安全。

这段时间,他们大多数时候,就等在作为临时休息室的公交车里。

临时休息室里的其他司机

临时休息室里的其他司机。

“一开始东站附近的酒店都没有开,公司也帮我们找了酒店,远的话就不方便。”最后在车上安两张躺椅,他们能稍微休息一会,“就是睡觉不安稳,也睡不踏实。”

方荣立说,他和5位小伙伴都很希望在这个临时岗位上能够早点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