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桐城六尺巷的故事說起,寬容謙讓,是人生的大境界處世的大智慧

“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這首詩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禮部尚書張英所作。張英,安徽桐城人。其桐城老家的鄰居造房,佔了張家三尺地基。張家人不服,修書一封到京城求張英主持公道,張英看完書信回了此詩。家人收到書信後遵命退讓三尺。鄰家人見張家人如此大度,亦退讓三尺,遂成六尺巷。

如今,桐城市區六尺巷旁的石牌坊上,依然刻著“禮讓”二字。禮讓,寬容謙讓,不僅是“宰相肚裡能撐船”的真實寫照,更應成為後來者為人處世的人生智慧。

《菜根譚》裡有兩句寬容謙讓的名言。一句是:“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為人處事,以遇事都要讓一步的態度對人,才是高明的人,因為讓一步就等於是為日後進一步留下了餘地;待人接物,以寬容敦厚態度對人,才是有福的人,因為給人家方便就是日後給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礎。)

另一句是:“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裡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處世不退一步處,如飛蛾投燭,羝羊觸藩,如何安樂?”

(立身處世假如不能站得高看得遠一些,就好像在飛塵裡打掃衣服,在泥水裡洗濯雙腳,又如何能超凡絕俗出人頭地呢?處理事物假如不做留一些餘地的打算,就好比飛蛾撲火,公羊去頂撞籬笆被卡住角,哪裡能夠使自己的身心擺脫困境而感到愉快呢?)

由此可見,寬容謙讓,看似方便別人,實則成就自己。真是“讓得祥,爭得殃”。

其實,寬容謙讓,並沒有多少損失。古人早就說過:“終身讓路,不枉百步;終身讓畔,不失一段”。

(一輩子給別人讓路,總計起來也不會多走一百步冤枉路;一輩子給別人讓田界,總計起來也不會損失一塊地)。


是的,禮讓不費什麼,而能得到很多。

相反,如果不願意寬容謙讓,一味爭強好勝,則可能導致危機四伏,害人害己。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就是這樣的例證,鷸與蚌相互鉗制,互不相讓,最後卻讓漁人從中獲利。這個故事告誡人們:做人做事要權衡得失,不要只想著對自己有利的一面;要學會忍讓,相互謙讓,一味地相互鉗制往往顧此失彼,讓他人鑽空子,讓第三方得利。

韓信“胯下之辱”的故事,更能說明謙讓退讓忍讓的好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孰視之,俯出袴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在淮陰有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著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佩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單影隻。於是,他便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在場的人都嘲笑韓信,認為他很膽小。)


識時務者為俊傑。韓信並不是膽怯,而是看清局面的睿智。沒有當年的“胯下之辱”,就沒有今天的韓信。韓信忍住一時之氣,退讓到底,免去百年之憂,成就萬古英名。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剛易折,柔恆存。“滿齒不存,舌頭猶在”。寬容謙讓,方能享受歲月靜好,方能體味快樂人生。這實在是人生的大境界,處世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