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明朝那些事儿》最值得记住的十个人物(下)

6 孙承宗

孙承宗(1563—1638),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今属河北)人。杰出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明末军事家、教育家、学者和诗人,曾任兵部尚书、辽东督师、东阁大学士等。

孙承宗像


孙老师走上政治舞台

孙承宗属于典型的大器晚成,青年时他以在官员家中任教为生,但是教书先生却展现出了对军事的浓厚兴趣,特别是万历二十七年,孙承宗趁赴大同任教习的机会,游遍大宁三卫,兴趣浓时,绘制军事地图,研习防御战略,与当地老兵探讨作战方略等等,第一次在实践中,教师孙承宗积累了大量的军事才干。

万历三十二年,孙承宗考取进士第二名。已经42岁,才算正式步入政坛。此后是他长达十年的翰林生涯,直至位极尊崇的帝师之位。

孙尚书铸就关宁防线



天启二年二月,后金兵连克辽阳、广宁重镇,危及京都。天启皇帝拜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专理边防战守。孙承宗亲自前往辽东,实地考察,同时召集各路官员商讨防御对策。最终确定了坚守宁远,以与觉华岛守军互为犄角、遥相呼应的战略计划和“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战略方针。

山海关的防务采取并贯彻了孙承宗与袁崇焕主守关外的战略。此后,经数年艰辛的努力,布置成一道坚固的宁(远)锦(州)防线,成为后金骑兵不可逾越的障碍。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始终都没能完全打破这道防线。在屡次碰壁之后,迫使他们望宁远而却步。这道防线不仅确保了山海关免受攻击,而且在此后的二十余年间,基本上稳定了辽西走廊的战局。

在这里的四年,孙承宗重用袁崇焕等一大批忠直的文武将吏人才,马世龙、祖大寿、赵率教等名将都是孙承宗为关宁防线布下的优秀将领。


党争误国,孙承宗惨被罢官

正当他锐意恢复之际,危险却一步步走来。孙承宗打造关宁防线,功高权重,誉满朝野。魏忠贤为长久把持朝柄,一心想把孙承宗也拉到自己一边,故进行过多次试探,但均遭到拒绝,由此怀恨在心。

天启四年(1624)十一月,孙承宗西巡至蓟、昌,报请以十一月十四日入朝贺万寿节,并面奏机宜。魏忠贤得知,恐其拥兵“清君侧”,大惧,“绕御床哭,上亦为心动”,当即命内阁拟旨,以“无旨擅离信地,非祖宗法”为名,令其返关。孙承宗无奈,只好返回。事后,阉党利用这件事攻击孙承宗“拥兵向阙,叛逆显然”,但熹宗没予理会。

天启五年(1625)八月,柳河之败,导致了孙承宗的去职。山海关总兵马世龙,误信谗言,派兵渡柳河,袭取耀州,中伏遭败。阉党借机小题大做,围攻马世龙,并参劾孙承宗。孙承宗气极,连上二疏,自请罢官。九月,返乡。孙承宗满腹忧愤,上疏请辞,解甲还乡。

他在一首诗中,借岳飞当年的遭遇,隐喻自己的功亏一篑,不是溃败于敌人,而是溃败于朝廷上的诬陷:

  入夜看荧惑,朝来朝议生。

  谁将舌上剑,一割塞垣兵。

  未抵黄龙府,先惊白马营。

岳家军尚在,胡骑漫雄行。

蔡东藩曾经评价:熊廷弼、孙承宗二人,为明季良将,令久于其位,何患乎满洲?廷弼可杀,承宗可罢,镇辽无人,满军自乘间而入。明之祸,满洲之福也。虽曰天命,宁非人事?

如果孙承宗可以一直驻守辽东,也许会是有另一种历史。

危难之际,挺身复出

崇祯二年(1629),皇太极率军避开宁锦,假道内蒙,从喜峰口突入塞内,相继攻陷遵化、迂安、滦州、永平,直指北京。且行反间计,使崇祯帝囚系并最终杀害了袁崇焕。此事所谓“己巳虏变”。一时,明廷乱作一团。而袁崇焕的下狱,又导致军心涣散,将士东归。

在此危难之际,明廷再次起用孙承宗,“诏以原官兼兵部尚书守通州”,统筹全局。孙承宗首先晓以大义,安定了军心。其后协调各路军队,联合行动,经数月艰苦作战,取得“遵永大捷”,并于崇祯三年(1630)五月将后金军驱逐出关。

孙承宗再任辽东经略后,仍坚持以积极防御为主的方针,继续加强宁锦防线,决心重筑被高第毁弃的大凌河、右屯二城。崇祯四年(1631),后金兵围明军于大凌城,因孙承宗、丘禾嘉意见迟迟不能统一,延误战机,明军惨败。朝臣趁此机会,摇唇鼓舌,欲把早已完成京城解围的孙承宗撸下来。69岁的孙承宗无奈,连上十七道疏,请求辞官。这年年底,他终于告老还乡,彻底离开了日渐沉沦的辽东。

手提孤剑向边州,木叶萧萧又早秋 。

  ——这或许是孙承宗写下的最悲怆的两行诗。

  在生命的最后七年里,他在高阳老家,门无宾朋,唯有一心读书,不废朝夕。

  一个壮志未酬的英雄,暮年远离刀光剑影,却能远远听到家国沉沦的消息,这是怎样一种煎熬的心情。

  崇祯十一年(1638),后金(清)兵深入内地。十一月九日围攻高阳。赋闲在家的孙承宗率全城军民与之血战。三天后,城破,孙承宗被俘,因拒不投降,被活活勒死。死后谥号文正,著作有《高阳集》。

明末最伟大的战略家,努尔哈赤父子的克星,京城的保卫者,皇帝的老师,忠贞的爱国者,举世无双,独一无二”。在清朝人编修的《明史》中,却给了他至高无上的评价:令专任之,尤足以慎固封守!他是一个失败者,却是一个伟大的失败者,末世并不缺挽狂澜于既倒的天才,孙承宗就在面前,只是党争误国。


7 袁崇焕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籍贯广东东莞石碣。明朝末年蓟辽督师。享年46岁。有《袁督师遗集》存世,今人辑有《袁崇焕集》。

袁崇焕像

袁崇焕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焕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实则家无余财。

袁崇焕在史学界的争议颇多,但是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讲,我们不必非要探求真相,袁崇焕的一生是短暂的,11年的为官经历,波澜起伏,足够传奇。他留给后人的除了遗憾,还有许多。


明朝那些事里为袁崇焕做出一个注解:

四年前,籍籍无名的四品文官袁崇焕,站在那座叫宁远的孤城里,面对着只知道攒钱的满桂、当过逃兵的赵率教、消极怠工的祖大寿,说:“独卧孤城,以当虏耳!”在绝境之中,他们始终相信,坚定的信念,必将战胜强大的敌人。之后,他们战胜了努尔哈赤,战胜了皇太极,再之后,是反目、排挤、阵亡、定罪、叛逃。

袁崇焕是不知道和光同尘的,由始至终,他都是一个不上道的人,他有才能,有抱负,有个性,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彰显自己的个性,如此而已。那天,袁崇焕走出牢房,前往刑场,沿途民众围观,骂声不绝。

他最后一次看着这个他曾为之奉献一切的国家,以及那些他用生命护卫,却谩骂指责他的平民。倾尽心力,呕心沥血,只换来了这个结果。我经常在想,那时候的袁崇焕,到底在想些什么。他应该很绝望,很失落,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的冤屈才能被洗刷,他的抱负才能被了解,或许永远也没有那一天,他的全部努力,最终也许只是遗臭万年的骂名。

然而就在行刑台上,他念出了自己的遗言: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这是一个被误解、被冤枉、且即将被千刀万剐的人,在人生的最后时刻留下的诗句。所以我知道了,在那一刻,他没有绝望,没有失落,没有委屈,在他的心中,只有两个字——坚持。一直以来,几乎所有的人都告诉我,袁崇焕的一生是一个悲剧。

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在我看来,他这一生,至少做到了一件事,一件很多人无法做到的事——坚持。蛮荒之地的苦读书生,福建的县令,京城的小小主事,坚守孤城的宁远道,威震天下的蓟辽督师,逮捕入狱的将领,背负冤屈死去的囚犯。无论得意,失意,起或是落,始终坚持。或许不能改变什么,或许并不是扭转乾坤的关键人物,或许所作所为并无意义,但他依然坚定地,毫无退缩地坚持下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没有放弃。

所以我竭尽所能,去描述一个真实的袁崇焕:并非天才,并非优等生,却运气极好,受人栽培,意志坚定,却又性格急躁,同舟共济,却又难以容人,一个极其单纯,却又极其复杂的人。

在这世上,只要是人,都复杂,不复杂的,都不是人。袁崇焕很复杂,他极英明,也极愚蠢,曾经正确,也曾经错误,其实他被争议,并不是他的错,因为他本就如此,他很简单的时候,我们以为他很复杂,他很复杂的时候,我们以为他很简单。事实上,无论叛徒,或是英雄,他都从未变过,变的,只是我们自己。

越过几百年的烟云,我看到的袁崇焕,并没有那么复杂,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在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抱持着自己的理想,坚持到底。即使这理想永远无法实现,即使这注定是个悲剧的结尾,即使到人生的最后一刻,也永不放弃。有时候,我会想起这个人,想起他传奇的一生,他的光荣,他的遗憾。有时候,我看见他站在我的面前,对我说:我这一生,从没有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