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为什么叫“马桶”

马桶得从汉朝说起,最早是叫虎子。

据《西凉杂记》记载:

李广与兄弟共猎于冥山之北,见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毙,断其髑髅以为枕,示服猛也;铸铜象其形为溲器,示厌辱之也。

意思是说,有回出猎,李广瞥见草丛中蹲伏一只老虎,拈弓搭箭射死了它。走近前才发现是石虎,而箭镞却深陷其中,可见其劲道之大。后来,为了体现自己的勇猛,李广就让部下仿照老虎外形,制作一种铜质的便壶。每天对着它尿尿,以示对虎的不屑,这就是马桶的前身,不过当时叫做虎子。

到了唐朝,因为皇家先人中有叫“李虎”的,古时候讲究这个,不能犯名讳。就给虎子改名叫马子了。“虎子”改名后,形状也改了;到了宋代,出现了马桶的称呼,最早是做成马的形状,所以叫木马子。后来为了扩充容积且方便制作,就做成圆桶状,遂叫马桶。


根据欧阳修《归田录》卷二的记载,这里的“马子”或“木马子”指的就是马桶;

其中提到:燕王好坐木马子,坐则不下,或饥则便就其上饮食,往往乘兴奏乐於前,酣饮终日。

燕王为什么这么喜欢坐马桶,可能没人知道,但是按照欧阳修的著作,他提到的“木马子”就是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