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故宫的风花雪月之道光帝王

道光帝旻宁,是大清王朝第六位在紫禁城登基的皇帝,也是清朝唯一一个以嫡长子身份登基的皇帝。

说起道光帝旻宁,他是嘉庆帝的皇二子,由于皇长子早亡,那旻宁自然是成为长子。少年时候,旻宁因随皇爷乾隆帝打猎获鹿,而深得乾隆帝的喜欢。之后,在当皇子期间,又平定了天理教进攻紫禁城的叛乱,而获得嘉庆帝的赞许,封为亲王。最后因为才干出众,加着嫡长子的身份,被嘉庆帝秘密立为储君。

后来,嘉庆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猝死,旻宁经历了一次继位风波。那就是由于嘉庆帝猝死,没有安排继承人,于是,人们想起了秘密立储的制度,决定去紫禁城的乾清宫的正大光明的匾额后,寻找那个藏着秘密立储的遗诏的锦盒,可结果,是一无所获。而嘉庆帝随着携带的立储锦盒,也是不见了踪影。就这样大清的帝位,就空悬着了。

最后,在大臣宗室的和孝和皇后的懿旨的支持下,旻宁继承了大清帝位。后来,那个藏着秘密立储的遗诏的锦盒也被找到了,众人打开一看,果然有写着旻宁为储君的遗诏,这下子旻宁继位的就更合法了,一场继位风波也就此结束了。

继位后的旻宁,时为道光帝。虽然,道光帝也算是个勤政的皇帝,他积极整顿吏治、查处陋规、平定回部叛乱、力主消禁鸦片,也算有些作为。但大清朝积弊甚深,非猛药无以治愈,可道光帝却是十分谨慎小心,丝毫没有革新的魄力与勇气。他带头节俭,甚至来肉都很少吃,是历史有名的勤俭帝王。可他一个人的艰苦朴素,改变不了整个社会的奢靡风气和官员之间的腐败行径。特别是他又遇见千年未遇的格局,那就是西方国家从海上的侵犯。而在战和之间他又是举棋不定,结果是一误再误,造成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的签订,割地赔款的先河也从此开始。加上才干见识的不足与局限性,他无力扭转大清王朝的衰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王朝在自己手中越来越陷入没落的深渊之中。

说起道光帝的后宫,虽然道光不是好色君王,能比较克制自己的色欲,但由于他在位很长一段时间内子嗣不多,所以广纳后宫也是当务之急,二皇后、嫔妃之多在清代帝王中也很少见。这其中最有名的还是他的四位皇后。

我们先看第一位皇后,钮钴禄氏。她是道光帝原配妻子,于嘉庆元年来到道光帝身边,被册封为嫡福晋。可以这为嫡福晋年寿不长,于嘉庆十三年就不幸夭亡,年芳二十七岁。她也没有为道光帝生下一男半女,也没有等到道光帝后登基称帝,就匆匆离开了。后来,道光帝继位后,出于对元配妻子的追念,追封其为孝穆皇后,并迁入自己的帝陵之中,也算是对其的慰藉了。

第二位皇后,也是道光朝正式的皇后,佟佳氏。嘉庆八年,年方十四岁的她嫁给当时的皇子旻宁,为侧福晋。后来,旻宁的原配妻子钮钴禄氏早亡,那佟佳氏,自然就在旻宁妻妾中排名第一了。后来,旻宁为封为智亲王,那佟佳氏又荣升为智亲王福晋。再后面,旻宁继承皇位,那佟佳氏也以福晋的身份荣升为大清朝的皇后。

虽然佟佳氏只生下一个女儿,还不幸早亡。但道光帝并没有因其没有子嗣而冷淡她,也没有因此废掉她的皇后殊荣。而佟佳氏是位性格温存、善解人意的女子,所以夫妻二人的感情也是十分和睦。特别道光帝即位后,十分崇尚艰苦朴素,那佟佳氏统率六宫,大力推行道光帝的节俭主张,成为道光帝的“贤内助”。

可惜,这位贤后佟佳氏,也是年寿不长,在道光十三年的时候,就不幸辞世了,时年四十四岁。皇后去世,道光帝十分悲痛,为其举行了隆重的丧礼,后来还与道光帝合葬。由于道光帝对这个妻子的恩爱,将其丧礼规格安排的较高,甚至规定停止宴乐一年,这引来群臣很多的不满。可道光帝却没听取臣下建议,还处分了敢于非议的绵恺等人,这都反应出他对佟佳氏感情的深厚。

道光帝的第三位皇后,也是钮钴禄氏,她就是后来咸丰帝奕詝的生母,而当时的孝和睿皇太后则是她的姑姑。这位钮钴禄氏是选秀入宫的,当时被道光帝看中,留在宫中被封为贵人,开始属于她的后宫人生。

这位钮钴禄氏虽然不是国色天香、倾城倾国,那出身于人杰地灵的江南苏州之地,而她也是娇媚可人、聪明伶俐、蕙质兰心,而且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深得道光帝的宠爱。特别是入宫仅一年的时间,这位钮钴禄氏就由于比较低级别的贵人身份,荣升为嫔,接着又荣升为妃,足见道光帝的对其宠爱。

不久,这位钮钴禄氏,在道光四年为道光帝生了一女,也就是三公主。可道光帝没有因为是女儿,而减少对她的爱意,又将其由妃晋升为全贵妃。全贵妃又为道光帝产下一女,也是就是四公主。接二连三帝产下女婴,而不是男嗣,若换做其他君王也许就会开始冷淡这位嫔妃了,可以道光帝却没丝毫减低对她宠爱,特别是对这位四个公主更是视为掌上明珠、爱如珍宝。

后来,钮钴禄氏终于生下了一子,就是后来的咸丰帝,皇四子奕詝。由于道光帝之前的子嗣都先后早亡,那奕詝自然就成为了道光帝的皇长子。而那全贵妃也母以子贵,在后宫中权势更重。而随着皇后佟佳氏在道光十三年的逝世,六宫一时无主,那道光帝更是将全贵妃荣升为皇贵妃,统摄后宫之事。转年,更将全贵妃荣升为大清皇后。此时,这位钮钴禄氏终于走到自己人生辉煌的顶峰。

然而,这位钮钴禄氏依旧年寿不长,在自己当皇后仅仅六年后,三十三岁的年纪,就突然猝死,匆匆离开了人世。关于皇后的死因,还给从她和太后姑姑的反目说起。那钮钴禄氏因为受宠,还荣升为皇后,开始有些骄纵和飞扬跋扈了。渐渐对皇太后有些不尊重了,以前本应向太后请示的事情,她也开始自作主张了,不请示了。时间长了,皇太后自然对这个侄女皇后不满了。而且,其他妃嫔也因皇后独获专宠,心里也是极其不平衡,也开始在皇太后跟前诋毁皇后。

那太后后对自己的侄女心生恶感,于是反复旁敲侧击道光帝。可道光帝对小钮祜禄氏是宠爱至极,反把太后之意转告给皇后。可最后,皇后不仅没有按照太后的意思改正,而且心生芥蒂,这无疑又加剧了皇后与太后之间的矛盾。

再后来,道光帝禁烟,钮钴禄氏也在宫中禁烟,调查鸦片来源,结果牵扯到了皇太后。这样,让皇太后十分难堪。于是,恼怒的皇太后又在道光帝面前诉说皇后的坏话以及对自己的不尊重。对继母十分孝顺的道光帝迫于压力,只好惩戒了皇后,收回了皇后的权力。而随着其他妃嫔的攻击、太后的冷眼、道光帝的渐渐冷落,钮钴禄氏在后宫倍感孤立无助。于是境遇的改变,让钮钴禄氏显然无法适应这样的局面,心情越发忧郁,身体也是每况愈下。结果,在自己三十三岁的年纪,就去世了。

而皇后的猝死,也流传出来诸多版本。第一种,是自杀说。因为钮钴禄氏为父亲乞求官职未果,反而遭受皇太后的羞辱,结果不堪羞辱的她,选择自缢而亡。第二种,是被迫自杀说。钮钴禄氏为了自己的儿子奕詝,企图谋害皇六子奕䜣未果,在皇太后和道光帝的逼迫下,无奈自杀。第三种,太后下毒说。皇太后厌恶这个皇后儿媳妇,于是借探病之际,给皇后给送来一杯下了毒的药酒,结果皇后饮后,不久便身亡了。由于牵连皇太后,道光帝也无法调查深究,事情就不了了之。当然,由于皇后之死涉及宫闱秘事史无详载,有无实证,而上述说法多半又夹杂民间传说,所以钮钴禄氏之死,也成为清朝后宫里又一桩疑案了。

说完这位小钮钴禄氏,我们再来看看道光帝的第四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博尔济吉特氏,于道光五年入宫,被封为贵人。她先后为道光帝生下了皇二子、皇三子,对于极度渴望子嗣的道光帝是莫大惊喜,博尔济吉特氏也因此荣升为嫔。然而这位两位小皇子寿命不长,不久便夭亡了。出于对博尔济吉特氏的安抚,道光帝还将她的封号又荣升了一级升为妃。

之后,博尔济吉特氏又生下一女和一子。而接二连三生下皇嗣,也是让成为道光帝一朝产下子嗣最多的嫔妃,这也说明她当时受宠的程度。特别是这个新皇子,也是就后来鼎鼎大名的恭亲王奕䜣,当时是皇六子。

随着皇后小钮钴禄氏猝死,博尔济吉特氏被道光帝荣升为皇贵妃,并代替逝世的皇后,统摄后宫诸事。而当时皇后的儿子奕詝年幼,也被道光帝交给博尔济吉特氏抚养,但道光帝始终没有给她皇后的殊荣。

那博尔济吉特氏,对奕詝也是十分关爱,没有因为宠爱自己的儿子奕䜣而冷落奕詝,很好地尽到了继母的职责。那奕詝与奕䜣也成为了十分亲密的好兄弟,每日朝夕相处、十分融洽。

然而,裂痕却在两位皇子慢慢长大间开始了。随着时间的流逝,长大的两位皇子都是有资格做大清朝的接班人。那奕䜣聪明过人、文武双全,自然比哥哥奕詝更有优势和才干,也更讨道光帝欢心。可略显平庸的奕詝在师傅的辅助下,以藏拙示仁的方式,最终赢得这场储位之争,获得了道光帝的认可。最后,道光帝临终,以明诏的方式宣布奕詝为皇太子接班人继承皇位,奕䜣则被封为亲王,与皇位失之交臂。

奕詝登基后,时为咸丰帝。但此时他对这个从小玩到大的弟弟奕䜣,早已没有了当初的亲密无间了,开始是心怀不满与忿恨。他恨奕䜣当年与自己的争夺储位的往事,也猜疑奕䜣才华过人对自己帝王的威胁。于是,他开始排挤打压这位弟弟。而奕䜣的生母博尔济吉特氏,虽然当初照料过奕詝,但身为帝王的奕詝,早已忘记当初的恩情,开始有些冷淡了。

可那博尔济吉特氏,自持抚养过新皇帝,一心想讨要皇太后的封号,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当初的遗憾,可以咸丰帝却迟迟不肯给这个继母册封。

咸丰五年,咸丰帝前去探望病危的皇贵太妃博尔济吉特氏,在寝宫门口恰巧遇到了出门的奕訢。他向奕訢询问太妃病情,奕訢跪在地上哭着说”母亲怕不行了,估计是等“太后”这个封号,要不然为什么一直不闭眼呢。可咸丰帝却是装傻充愣,只是“哦哦”连声,点头而去,并没有明确表态。可奕訢却认为咸丰帝是同意的意思,马上到军机处传旨办尊封太后的手续。

太后荣升成为了事实,那咸丰帝不能不承认了。但咸丰帝认为这事啊由奕訢挟制逼迫,加之长期对奕䜣的不满,咸丰帝不顾当年的恩情,故意降低了博尔济吉特氏的丧仪规格,并且不系宣宗谥,不附庙,以发泄自己心中不满。这样的举动也说明了咸丰帝的冷漠、小肚鸡和忘恩负义肠。

后来咸丰死后,奕訢以皇叔的身份辅政,为议政王,权倾朝野,炙手可热,故生母博尔济吉特氏也开始备享尊荣。才获得了迟来的加谥、附庙的殊荣,这也是对她的慰藉,了。但由于时间原因,博尔济吉特氏最终未能与道光帝合葬的待遇,落下了终身的遗憾了。

最终,随着博尔济吉特氏的加谥、附庙殊荣获得,道光帝一朝的后宫往事也落下了帷幕。而那曾经的风花雪月,曾经的后宫恩怨,也在似水流年中成为昨日的故事,消逝在紫禁城的风尘里。而我们也只能从典籍史册的字里行间,去找寻它的身影,去品味那写发生在紫禁城里风花雪月的往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