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师:如何理解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

人格结构理论是弗洛伊德大爷的精神层次理论,即: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在内容、形式、逻辑结构和运作上一体,即互相依存,又不断矛盾的一套系统。

有点难懂,举个例子。一辆在夜色行驶中的马车,要去很远的地方。有一匹马,一个车夫,还有一个乘客。

乘客已经跟车夫说好了要去哪里,然后就昏昏沉沉的睡着了。车夫继续驾驶,马儿在愉快的奔跑着。过了一会,车夫也有点困了,就睡着了,马儿就开始边走边玩。

试问,现在马车要去哪里?谁说的算?

如果乘客一直醒着,发现走错了路,他肯定会马上指出来,这个是超我。如果乘客睡着,车夫决定怎么走,这个是自我。如果车夫也睡着了,马决定走向哪里,这个是本我。

马车,就是人格系统。

乘客,是超我:乘客有着自己的既定目标,但是一直保持清醒是件很难的事情。

车夫,是自我:车夫即要控制协调乘客,要告诉乘客哪条路好走,哪里堵车,还要照顾马的心情愉快。

马儿,是本我:马呢,只负责自己眼前的直觉反应。

“本我是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本我是原始的,基于动物的我,就象那匹马一样,稍加不注意,就会信马由缰,发挥自己的本能性冲动和欲望。如果马儿发现青草,马上就会跑去吃,发现路上有荆棘,马上就会绕路走,趋利避害。本我是人格系统的动力。

“超我是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追求完善的境界。”

超我是内心觉知的部分,是受家庭熏陶和学校培养的,离不开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教育和党的领导。这次出行,就是党派给我们乘客的伟大任务,所以,他是清楚的知道目的、目标、原则的。超我是人格系统的老板。需要注意的是“超我”说的东西,不一定都是真理和善良,而是别人告诉你,在你脑子中形成的真理和善良。

“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遵循现实原则。”

就象车夫,即要赶马,又要听乘客的话。自我是人格系统的执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