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生前最后一次会见外宾 连用三个“不好”坦然表明身体状况

步入晚年的毛主席,身体健康状况很不稳定,时好时差。但他一直以顽强的意志与病体抗争,坚持做他觉得应该做的工作,包括会见外宾。

在1975年之后见过他的外国政要眼里,毛泽东主席已是不能独自行走、面容憔悴、说话有些困难的老人。见面的交流,多是简单的问答式单句。

1976年5月27日,是毛主席去世前的三个月零十三天。此前半个月的5月12日,他曾会见了新加坡总理李光耀。

这天下午,刚刚吃了安眠药的毛主席,同意安排会见来访的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理阿里·布托和夫人,以及巴方国防和外交国务部长阿齐兹·艾哈迈德。

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是巴基斯坦人民党创始人。1971年12月至1973年8月担任巴基斯坦总统,1973年8月至1977年7月担任巴基斯坦总理。

阿里·布托坚决奉行同中国友好方针,积极发展中巴友好合作关系。他一生曾九次访问中国,是中国人民熟知的外国领导人。

1963年3月,布托第一次访华时,即代表巴基斯坦同我国陈毅外长一起签订了中巴边界条约,友好地解决了边界问题。1976年5月,布托再次访华,成为毛主席生前会见的最后一位外国政府首脑。

5月27日下午,阿里·布托等客人在华国锋总理陪同下,来到中南海游泳池毛主席的书房。苍老病态的毛主席,这时面对客人已经难以自己站立了。

他穿着宽松的衣服与布鞋,被工作人员搀扶着站在原地与布托等客人握了手,微笑着说:“欢迎你,你好吗?”

布托总理对于毛主席抱病接见自己,深受感动。他动情地说:“我好,谢谢你,主席!”

(阿里·布托)

双方落坐后,毛主席把头仰靠在沙发后背上,喘着气,坦然但有些吃力地说:“我不大好,腿不大好,讲话也不好。”

说着,毛主席抬起手,慢慢地指着布托和华国锋,问道:“你们谈得怎么样?”

布托急忙回答说:“我们的讨论进行得非常好,我们已经讨论过两次了,讨论了许多问题。我们的观点基本上都是一致的···。”

毛主席听了翻译后,满意地点了一下头。

阿里·布托说:“我有幸多次见到主席,特别是这次主席抽出时间来接见我们,这使我非常感动。在这里,我们祝主席健康长寿。”

布托说着,站起来面向毛主席深情致意。

毛主席此时对自己的病情非常清楚,头脑也不糊涂。他对人的生与死的看法,辩证、豁达、透彻。

见到阿里·布托祝自己健康长寿,他再次坦然地说了句:“我不好。”

布托说:“但是,主席创造了伟大的历史,你高举着人民革命的斗争旗帜。”

毛主席听了,微笑并谦虚地说:“没有做出多少成绩。”并关切地问:“你们巴基斯坦搞得很好吗?”

布托简单地谈了一下国内的情况,毛主席微微点头赞许。

布托表示:“中国对我国的友好援助,使我们能够取得很大的进展。虽然霸权主义对我们的压力很大,但是在中国的支持下,减轻了压力。”

毛主席听了一会儿,感到有些累了。

当说到双方关心的国际形势等具体问题时,他用手指着华国锋对布托说:“你们去谈吧。”

于是,布托起身和坐在沙发上的毛主席再次握手告别。

布托恋恋不舍地说:“非常感谢主席···”

这次会见总共进行了10多分钟,是毛主席历次会见外宾最短的一次,也是他与客人说话最少的一次。

毛主席会见布托的消息,中央媒体及时作了报道。但人们根本没有想到,这是毛主席生前最后一次会见外宾。

不久,中国政府对外发布公告,宣布毛泽东主席年事已高,而且工作很忙,今后不再安排他会见外国贵宾。

鉴于毛主席的身体健康状况,党中央后来又决定:一般性中央文件不再送毛主席批阅。以减少他的工作量。

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泽东与世长辞,享年83岁。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本文资料和配图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