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互联网+”智慧能源?

用户7953157550318


是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具有设备智能、多能协同、信息对称、供需分散、系统扁平、交易开放等主要特征。科睿展示倾力打造建设能源互联网将成为推动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战略支撑,对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促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升能源综合效率,推动能源市场开放和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能源国际合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关于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中国政府网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互联网在智慧能源领域的四个主要应用方向,涉及能源的生产、电力的网上交易、能源供给方和需求方的互联互通等。

同时提出了“互联网+”智慧能源的路线图,并对此作了详细阐释,主要包括四项措施,即:推进能源生产智能化、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探索能源消费新模式和发展基于电网的通信设施和新型业务。

在“互联网+”和“智慧能源”被纳入国家经济顶层设计的大背景之下,智慧能源及的建设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售电侧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指 导意见》提出的第三项措施为探索能源消费新模式。具体则包括,开展绿色电力交易服务区域试点,推进以智能电网为配送平台,以电子商务为交易平台,融合储能 设施、物联网、智能用电设施等硬件以及碳交易、互联网金融等衍生服务于一体的绿色能源网络发展,实现绿色电力的点到点交易及实时配送和补贴结算。

在互联网+之风劲吹的背景下,能源领域也正跑步向前拥抱互联网,在能源互联网化的趋势下,能源生产、消费秩序将得到重构,同时将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开放而多元的售电市场是能源互联网的必要条件,售电业务上游承载发电、输配电、分布式等多维供给,下游承接工商业、居民、园区等多元客户,是未来整个能源交易体系中的数据中心。

根据相关机构的测算,目前电网购销差价在0.2元/千瓦时左右,按2014年5.52万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来测算,总计将有1.1万亿元的购销差价重新分配。

售 电市场放开将带来多样的用户服务需求(居民、工业、园区、节能低碳、水电气热等),以及大量智能终端的接入需求(工业4.0、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智能 家居、储能设备、机器人等),只有通过智能电网配送平台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才能实现能源供需的动态平衡,满足日益多样和智能低碳的需求。

在智能电网配送平台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未来售电公司商业模式将变为贴近13亿电力用户的全方位、多元化的综合服务商,并有机会转入能源互联网、四网合一(使电网与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等有机融合)。

此外,探索能源消费新模式还包括在国外已经有成熟业务模式的需求和供给方的互动,在进一步加强能源生产和消费协调匹配,推进电动汽车、港口岸电等电能替代技术的应用,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意见》还要求,基于分布式能源网络,发展用户端智能化用能、能源共享经济和能源自由交易,促进能源消费生态体系建设。

二、能源互联网将产生巨大冲击力

能源互联网是智慧能源的技术平台,须运用包括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了解用户们形式多样的能源诉求,再有针对性地为用户定制创新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智 慧能源是一种全新的能源形式,包括符合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相关能源技术和能源制度体系。将电、水、气等能源数据化,利用IPv6、大数据、云计算 等互联网技术,将能源产业互联网化,动态管理能源生产、传输和消费,达到提高效率、节能减排等作用。利用ICT技术,对能源产业进行互联网化,将能源赋予 新的数据属性,达到能源的经济性、高效性及环保性。

据预计,在未来10年,能源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可以预见,能源互联网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能源的完美结合,势必将产生一个巨大的能量体,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

智 慧能源的“智慧”绝不仅仅是互联网+”带来的技术革命,“互联网+”智慧能源,不仅仅实现即插即用、能源路由器、大数据、云计算等对能源系统特别是分布式 可再生能源、微网、用户在能源生产消费、市场管理和服务支持,最重要的是将催生能源生产、消费、服务的新业态和商业模式。

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的区别

新一代中国智慧能源系统应以清洁电力为中心,建立以智能电网为主干,涵盖源端、受端和传输系统的智能能源网络,克服我国长期存在的各类能源计划单列,条块分割,缺乏有效的能源市场配置等系统性缺陷。

互 联网+、分布式、微电网、智能电网的深度耦合发展是未来趋势,当众多的微电网与主干网连接在一起,就能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互联网电力消费搞 得红红火火。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电力体系移动化、泛在化、更加入了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知识,造就了无所不在的大 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知识社会以电力创新、电网创新、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改变我们的电力生产、工作、生活方式,必将引领 电力革命的“新常态”。

可见,在“互联网+”的条件下,电网将成为大规模新能源电力传输和分配的网络,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好支撑和引领的作 用,推动经济形态不断的发生演变,从而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革命,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增强电网创新能力,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 性,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从而造福全人类,造福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三、四网合一终于有了明确方向

《意见》提出的第四项措施为发展基于电网的通信设施和新型业务。推进电力光纤到户工程,完善能源互联网 信息通信系统。统筹部署电网和通信网深度融合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同缆传输、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鼓励依托智能电网发展家庭能效管理等新型业务。这等 于为四网合一明确了方向。

多年前,国家电网就准备通过实施电力光纤等智能电网工程,使电网与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有机融合。此举不仅变“三网融合”为“四网融合”,而且由于电网的先天优势,注定了电网将在“四网融合”的进程中成为支撑力量。

在做智能电网概念的初期,国家电网就曾经提出四网融合的概念,但最终政府却只定调了三网融合,没有将智能电网纳入通盘考虑。国家电网的电力光纤入户概念即变身为“在实施智能电网的同时服务三网融合、降低三网融合实施成本的战略”。

电 力网络的布点远比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更为广泛,它延伸到了每一个工厂和家庭,以及它们的每一个角落。能源互联网在四网融合及物联网领域的切入可谓全 面,从输电环节到最终到户的智能电表以及接入设备,甚至到达用电终端。因此唯有电网在未来才能支撑起四网融合的历史性使命。

无处不在的电力用户资源将是未来互联网最重要的入口和出口。未来的互联网+电网并非只是卖电,还要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必须能做到囊括全部的服务功能,才能说真正把持四网合一的价值。


风信子视野


以“互联网+”为手段,以智能化为基础,推进能选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能源智慧化数字化!我们就是做智慧能源的~




阿月YYF


“互联网+”智慧能源,就是以电力系统为核心纽带,构建多类型能源互联网络,即利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改造传统能源行业,实现横向多源互补,纵向“源一网-荷储”协调,能源与信息高度融合的新型能源体系。其中,“源” 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 汽油等二次能源;“网”是指涵盖天然气和石油管道网、电力网络等能源传输网络;“荷”和“储”是指代表各种能源需求和存储设施。实施“源一网一荷一储”的协调互动,实现最大限度消纳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整个能源网络的“清洁替代”与“电能替代”,推动整个能源产业的变革与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就是能源生产“终端”将变得更为多元化、小型化和智能化,交易主体数量更为庞大,竞争更为充分和透明。通过分布式能源和能源信息通信技术的飞跃进步,特别是交易市场平台的搭建,最终形成综 庞大的能源市场,能源流如信息流一样顺畅自由配置。“互联网+”智慧能源将经历能源本身互联、信息互联网与能源行业相互促进,以及能源与信息深度融合三个阶段。首先, 能源本身的互联阶段,以电力系统为核心枢纽的多种能源物理互联网络,实现了德向多源互补。其次,信息互联网与能源行业相互促进,信息指导能量,能量提升价值。一方面, 互联网催生了能源领域新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信息的高效流动使分散决策的帕累托最优替代了集中决策的整体优化,实现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最后,能源与信息深度融合,能源生产和消费达到高度定制化、自助化、智能化,形成一体化的全新能源产业形态。


陈二1857


互联网是工具,智慧能源是一种能量,最佳的结果就是集中式机器智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