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金三角’

金三角地区盛产鸦片应该说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当地的土壤及温度并不适合大规模种植农作物,但却非常适合种植罂粟。做出如此重大发现的人并不是本地的土著,也不是北来的汉人。而是历史上最大的鸦片经营者——英国;

  二是由于地处中南半岛北部边缘的高原山地地带,当地的山民历史上与南部冲击平原上的居民融合度较低,政治上的独立倾向较强。而这些希望独立的部族需要通过鸦片贸易所获得巨大利润与中央政府的长期对抗。这使得很多毒品经营者同时又拥有很浓厚的政治背景。当然就后来的情况看,很多武装力量已经谈不上政治追求了,鸦片贸易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成了唯一的目的。曾经的政治武装缅共、国民党残军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金三角最为著名的毒王“坤沙”则是一个相反的例子。坤沙最初经营毒品时单纯只是追求经济利益,但后来他发现自己成了金三角乃至整个亚洲地区最为著名的“毒王”,而周边跟他做同样贸易的武装组织,却大都因为有一层政治外衣而没有受到类似的打压时,为自己找一件政治外套就成了头等大事。好在掸沙本身拥有汉族和掸族双方的血统,在他需要借助汉人(包括土生和外来两部分,后者的代表是国民党残军)的力量时,他强调的是前者。不过他现在需要把他掸族了弟的招牌打出来。于是金三角地区最负盛名的毒贩成为掸邦独立的代表,政治标签是禅邦革命军(也有叫“掸邦独立军”、“掸邦联合军”的)

之所以要花点时间交待坤沙的背景,一则是他在金三角地区的重要影响力。二是这是一个地缘政治贴,如果仅仅将视线局限在“金三角”地区的毒品属性上,我们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我们需要明确每一股重要力量相关的文化、政治背景。

由于金三角地区强烈的“毒品”背景,使得人们很容易忽视其背后的政治因素,以及引发这些政治因素的民族、地缘背景。但如果深入研究后,我们会发现,尽管金三角地区处在缅、泰、老三国交界处。但它的形成却是掸邦高原上政治斗争(或说族群斗争)的延伸,而中国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