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我不敢失业”,竞争力强的人都具备这4个特点

文|叮咚

最近,看到两份疫情期间职场人的动向报告,竟意外发现了一个偶然巧合。

一份智联招聘的报告显示,随着国内情势逐渐向好,职场人希望获得更高的薪资。复工以来,六成职场人有跳槽意向。

图/智联招聘

同时,新浪的另一份调查报告则表明,由于企业裁员,竞争力加剧,有近六成职场人正担忧被淘汰。

图/新浪微博

这两份报告的巧合,就像一面镜子,照出大多数职场人一边想跳槽获取高薪,一边背负着压力不敢失业的真实模样。可竞争力强的人,并不为此所牵制。反倒能抓住机遇,创造更大的价值。这4条竞争力强的人都具备的特质,或许能帮你拨开云雾,找到方向。

01

坚定目标,保持自律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设计了著名的

“延迟满足”实验。在桌面上摆放1颗孩子爱吃的糖,让孩子与之独处。实验市场15分钟,测试孩子在此期间内是否不把它吃掉。若是成功坚持,15分钟后还能额外再获得1颗糖的奖励。能经受“糖果诱惑”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比平均分更高;长大后在事业中也更为成功出色。

这段时间,对于在家上课的学生而言,成了一次自律性的比拼。网上流传着一份衡水中学学生的作息表,堪称“满分范本”。

从周一到周六,严格规划每分每秒。网友们纷纷感叹:“不愧是衡水中学的学生,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在家学习尚能抵住诱惑,如此严格要求自己,高考必将开出灿烂的花朵供自律的学生采撷。

疫情爆发以来,钟南山院士一直战斗在抗疫一线。两个月来的辛苦操劳,日夜奔波,可依旧精神饱满,激情不减地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一份对外曝光的运动表,道出了钟南山院士保持旺盛精力的秘密:“先跑步25分钟,锻炼下肢和内脏,然后做杠上撑,一口气20个,再一口气10个引体向上以及仰卧起坐,锻炼上肢力量。”

其中关窍不在于运动强度,而是钟南山院士数十年如一日的自律坚持。日常工作中,每周锻炼三四次。即便忙起来,也会抽出十分钟进行简单锻炼。为的就是让身体能支撑自己坚守在工作一线。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自律即自由。”

延迟满足的意义,并不是对快乐说“不”,而是在确定目标后,通过行动约束自己。帮助自己在短期快乐和长期收获之间找到平衡。

02

有效储备,不断进取

疫情初期,股市行情大好,节节攀升。不少人忍不住跟风入手,不想却遭遇经济震荡,美股熔断,于是叫苦不迭。股神巴菲特说过:“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可见理财这事虽好,但盲目跟风有可能血本无归,还是需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再入手才较为稳妥。

生活中亦是如此,身处信息时代,若是不积极对储备的知识更新换代,也会被加速淘汰。有句话很现实:“当你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的时候,就是公司不再需要你的时候。”

前锤子科技CEO罗永浩,宣布进军电商直播,4月1日起开始直播带货。消息一出,寻求合作的人络绎不绝。老罗进驻新平台5天,仅发布5个视频,就已收获340W粉丝。

图/抖音

虽然老罗“风口杀手”早已名声在外,为什么此番动向仍能获得如此追捧呢?或许是因为这是在仔细参阅学习了一份电商报告后,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的决定。更是离不开老罗多年来积累下来的人脉、名气、知识等有效储备。

前两天偶然读到知识达人秋叶的书,突然悟出“有效储备”的道理。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都需要慎重审视,这件事是否与自己的目标相关。过后,还需要及时复盘,看这是否给目标带来促进,让自己的付出都变得有价值。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定期对自己的阶段工作复盘,盘点得失,再查缺补漏专攻不足。如此调整、学习、再出发才有实际促进效果。

03

懂得变通,顺应趋势

一场疫情,催生了不少闷声干大事的人:有通过视频号火起来的网红,也有通过知识输出涨粉无数的大V。

例如,短视频《一只劳力士的回家之路》让朱一旦成功出圈。不过,他并非空有“有钱人”人设,其实,与之名下关联的公司达12家之多,是货真价实的“有钱人”。

图/B站-朱一旦的枯燥生活

曾经,他的公司也打造过与朱一旦人设类似的形象,可反响平平,连投出去的钱都无法收回来。后来,塑造“朱一旦”这一形象,所选题材紧跟热点,寓意深刻,直击人心。这才成了我们见到的样子。朱一旦本人给自己的定位是“连续创业者”,不给自己设限。顺应时势,懂得变通,才能一直走在奋斗的路上。

英国诗人雪莱说:“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他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如今,疫情席卷全球,经济遭受重创。股市崩盘,黄金大跌......面对种种变数,不少打算跳槽的人都选择保住当前饭碗,再“骑驴找马”。如果意识到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仍然不足,或许也可抓住互联网的优势,顺势而为,开辟副业。

莎士比亚曾说:“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

身处漩涡中心的我们,要顺应时势,抓住时机,下定决心,采取行动。

04

积极行动,赢在过程

朋友小玲热衷于减肥。高喊“减肥是女人的终身事业”,不停奋斗在减肥的路上,可总未能成功。小玲总是在减肥了一小段时间后,就迫不及待地上称,期待能看到巨大的变化。然而,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体重并没有如她所想的下滑。每天上称都是如此,于是便放弃减肥。过一段时间,又卷土重来,重演此番心路历程。

她问我:“为什么我总是减肥不成功呢?”我望着窗外随风摇曳的树枝花叶,对她说了叶圣陶老先生在《风》中的一句诗:“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树梢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 。”我鼓励她,要更注重减肥的过程而非结果。

当小玲不再关注体重秤上的数字后,她反而更能感受到自身的变化。她说,通过运动,发现体能变好了,曲线更美了,人也越发自信挺拔了。现在,小玲每天都在点滴的喜悦中,快乐地健身。

无论目标是什么,我们需要做的,是立刻采取行动,而非过分关注结果。因为在不断努力的路上,必将有所收获,也定会到达终点。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曾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竞争力强的人总能坚定目标、有效储备、抓住机遇、积极行动。

寒冬已过,春之已至。现在埋下的种子,只需辛勤耕耘,经过盛夏日晒,必将在秋天收获累累硕果。相信只要付出努力,认真准备,待时机来临之时,定可一举拿下。

本文为“碧读好书”原创,好书像碧玉般珍贵!原创美文、好书好课、新书资讯等,伴你成长!部分图/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