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命运的主宰

鲁达绰号花和尚,法名智深,作为《水浒》的主要人物,无论是人物的性格行为、话语,还是人物一生的经历,甚至是文本中的一句话,都在证明着,他的确是最好的“方外之人”角色担当。

鲁达是命运的操控者形象,而非其他好汉的命运反抗者形象,他操控命运的工具正是自己的内心和自己对世界的态度。


他的一生是自由的,是由自己的本心牵引的,此正是作为“方外之人”的最好证明,“一切唯心造”。

对比水浒中的其他人物的出场和命运的起点,鲁智深确是与众不同。林冲被高太尉陷害,杨志失了生辰纲,两人皆受世道的逼迫,不得已而落草为寇;


武松和宋江亦因兄弟情义而杀人上梁山。这四人的出场,无一不受社会潜规则的束缚。鲁智深的命运与其是“遇林而起”,不若为“遇金而起”,从他遇到金老父女决定拔刀相助的那一刻,人物的命运就已被自我写定,他的一切后来,皆缘起于一瞬间的恻隐之心。

世界并没有逼迫他落草为寇,倘若他对罪恶不闻不问,提辖还是东京茶馆里的座上客,但“仗义”和“嫉恶如仇”是他的本心,在这种品格的驱使下他绝对不会耳不听心不烦。


纵观鲁达的一生,拳打镇关西后出家做了和尚,大闹五台山、桃花山、野猪林等,三山聚义,见信而寂。

這些情节串联成的鲁智深的一生,并没有其他人物的命运中带有的社会现实的逼迫,而是由他自己的思想串联成。


桃花山的闹剧因他贪恋风景,野猪林的护卫因他对朋友的挂念……在《水浒》大部分的迫不得已、因官僚腐败、生活凄苦、可恨自己无用武之地的众多命运开端中,

鲁智深就是特别的,“一切唯心造”,他的恻隐之心开创的命运起点,以及一生中大部分依照本心的作为,与众人相对比,便有了方外世界所独享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