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战役:一代枭雄拿破仑,从辉煌走向陨落的转折点

公元1815年6月18日,爆发了欧洲历史闻名的滑铁卢战役。这次战役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次屈指可数的著名战役。

1815年初,拿破仑在维也纳会议上,由于分赃不均,拿破仑首先翻脸,另外几个国家的元首更是展开了激烈的争吵,于是拿破仑率领其旧部离开了厄尔巴岛,回到法国巴黎,第二次登上帝位。


拿破仑一走,英,葡,奥,俄等国家元首瞬间停止了争吵,上述几个国家结成第七次反法联盟集结了七十万万重兵。准备兵分几路,齐头并进,进攻巴黎。

当拿破仑获悉几个国家要追上门来打他,自己也不能怂,随即表示坚决迎战,但是,当时的法国却只有不到三十万人,面对70万的各国联军,拿破仑必须分清形势,缜密部署,他认为,俄奥联军只需要用少数兵力牵制,重点打击对象是在比利时的英普联军。

他率军北上比利时,决定攻占布鲁塞尔。 英俄联军做梦也没想到,拿破仑会那么快找上门来。大批的人还在举行舞会狂欢。

当滑铁卢战役打响,英军的指挥官是威灵顿公爵,当时拿破仑带领的法军切断了由威灵顿领导的英,德,荷联军。和由布吕歇尔统帅的普鲁士军,拿破仑带领法军追击前者。


但是威灵顿做梦也没有想到,拿破仑会那么快到来 ,人们正在举行舞会狂欢,拿破仑的到来让他们措手不及,一时不知所以。

拿破仑是一个火炮专家,他对炮兵的运用游刃有余,在这场战役中,他比威灵顿多了几十门的大炮,但是由于当时下了雨,火炮得不到充分的运用,进攻一再推迟。进攻越是推迟,对拿破仑越是不利。在这点上他比谁都明白,但是一时他又无计可施。

由于这场大雨,最终让他就要到手的胜利化为乌有。

作为敌军统领威灵顿,占据的是圣约翰山高地后面的一个索瓦宁森林。这个地方,不利于退兵,只能前进,无法后退,威灵顿没有办法,只有背水一战,由于一开始拿破仑的火力太猛,威灵顿带领的军队被打的溃不成军。


威灵顿心里也明白,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但是他依旧死死地,守住阵地,指挥战斗。

天晴了,大雨散去,法军要发动新一轮的猛攻,拿破仑布阵严密,在队伍的最前排是炮队,后面紧跟着的是步兵方阵,在最后面的则是骑兵的方阵。

这种布阵确是天衣无缝

战争开始,两方互相炮击。拿破仑还用声东击西的策略假装攻击威灵顿的右翼。这样如果威灵顿的中军前来支援。那么他就可以发起冲锋,两面夹击将他们撕成两半。

然而这看似天衣无缝的计划,却让法军遭遇了一次最严重的惨败。英荷联军利用了一个砖石结构的别墅,为掩护杀伤了大量的法军。


然后,他们又在院墙外建筑了一道篱笆。这是英军的一条诡计,甚至这条计策在这次战场中还第二次被利用到。而这个砖石结构就是那个久攻不下的乌古蒙别墅。

这次进攻,由拿破仑的弟弟热罗姆秦王亲自指挥战斗,但是最终始终都没有攻下,虽然进攻了多次。但是逐一的被敌军所击溃。这是英荷联军的一个聚集火力点。这个火力点,在法军看来就好比是眼中钉,肉中刺。必须拔掉才行。


拿破仑眼看久攻不下,又接着开始调转炮口。这时候英国人的骑兵,开始冲向法军的炮台。他们的目的就是想用铁钉子或别的东西,把法军的大炮的炮眼给钉死。但是拿破仑不上当,他派出了他们的枪骑兵。

兵分两路包抄英荷联军。法军的这一行动,让英荷联军措手不及。首先英军骑兵统帅庞森比被7个法国枪击兵,驱赶到外围的一个泥坑里,接着他身上被扎了七个窟窿。就这样,庞森比牺牲了。

拿破仑的这次进攻是英荷联军死伤无数,几个统领牺牲的牺牲,受伤的受伤。边看法军胜利在望,这时候时局却悄悄的发生了变化。战场的外围来了一只黑压压的队伍,拿破仑和威灵顿同时感到紧张,因为他们分不清来人是敌是友。威灵顿最怕的几乎双腿打颤,他甚至不敢上前亲自去观测和判断。但是还是被老谋深算的拿破仑看出来,来人是普鲁人士。由于时间充足,拿破仑决定发起更猛烈的进攻,以在这批人到来之前,把英荷联军全部歼灭。


拿破仑周密计划着,但是他没有想到又有一个新的困难摆在法军的面前。原来英军的阵地前有一面大沟。这时候在英军的左端,法军的右端,铁骑纵队前锋的战马,在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全部的直立了起来,并一气呵成狂奔到山顶的最高处。

而这条深沟却被那些士兵的尸体所填满,法军借此冲进了英军的阵地。一场惨绝人寰的混战开始了。

法军这次上来的只有骑兵,而英军的步兵策结成了几个方阵。当时的情形用触目惊心,惨绝人寰来比喻一点不为过,英军方阵的每一面都同时受到法军的冲击。铁骑军把他们团团围住,围困在中间。而那些步兵却沉着应战,毫不动摇。

法军的主攻方向是圣约翰山高地,由于法军中有能力指挥军队的将领大多没有参加这场战役,导致法军中存在很多无能的指挥员,其中就有拿破仑的弟弟热罗姆,所以该高地始终未能夺取。在久战不克时,內伊元帅率领骑兵开始往圣约翰山高地发起不下于莫斯科炮台和莱比锡战役的骑兵冲锋。

元帅格鲁希迟迟不到

英军和法军都死伤惨重,但是法军已经占了上风,可是,下午7点,普鲁士军队在比洛副司令的率领下突然杀了出来,此时待命的英军预备队也发起了总攻。法军惨败,他们拼命溃逃,尽管拿破仑和内伊企图力挽狂澜,但是毫无成效,最后一个法军方阵已经覆没,滑铁卢满是逃兵,拿破仑不得不随军败走,滑铁卢战役的惨败,使百日王朝彻底垮台了。


拿破仑失败了,这次失败让他完全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拿破仑被忠心耿耿的部下从战场上拖走了。直到最后拿破仑依旧没有等到格鲁西的到来。他不明白为什么格鲁西元帅迟迟不到。拿破仑后悔,格鲁西真是猪一样队友。拿破仑撤回巴黎以后,在第二年被迫退位。六年以后,拿破仑抑郁而终年仅52岁。

战后终结~时间流逝

拿破仑在6月12四晚到拉昂是,格鲁希元帅的4个骑兵军居然还没有开赴前线,原因是他反应迟钝的参谋长苏尔特根本没有下达命令。

派去传达旺达姆军团于15日凌晨2时开拔的那个军官遇到意外,使旺达姆军团耽搁良久。

拿破仑失败原因之~天气的影响

当法军第一枪响,就好像触发了头上的龙王爷似的,立即雷声大作,闪电把部队变成了如迷宫一般,紧接着便是大雨倾盆。

在这种疾风暴雨的情况下,一切的火力武器都无法进行射击,拿破仑的大炮也无法在湿透的泥地上前进。使拿破仑的击溃英俄联军的计划被无情的泡汤了。


飘泼的大雨瞬间使得战区地形面目全非,沟壑纵横,泥浆满地,辎重车的轮子淹没了一半。暴雨造成的泥浆和湿地,给法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步兵难以前进,炮兵费力地拉起陷入烂泥中的大炮,在泥泞中跌撞着艰难地前进,还未与联军接触就已经人困马乏了。由于烂泥地的关系,在发动进攻时步兵和骑兵的协调不好,导致了大部分的士兵牺牲。

暴雨造成的泥地,使拿破仑的最擅长使用的威慑里极大的火炮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法军的火炮只有落在坚硬的的地上才能产生极大的跳飞杀伤力,可现在都陷入烂泥或松土中。

由于暴雨造成的道路泥泞,拿破仑发出的让下属格鲁希部队迅速靠拢的命令推迟了5小时才能送达,致使法军的援军未能及时到达。又由于暴雨的原因使总攻击时间推迟,给联军充裕的时间,使敌方援军及时赶到了战场。


滑铁卢战役失败之一~部下格鲁西的失误

戴尔隆军团在战争紧要之际东窜窜西晃晃,居然一整没放一枪。缺乏战略眼光的内伊错过了在英军防守战略重地四臂村极薄弱时占领它!

格鲁希则率领着3万大军被一支普鲁士偏军引离了主战场。

6月17日,泊若尔错把一个炮兵连当成是敌军后卫。报告说,敌军正向东面的那慕尔全面溃退,其实整支普鲁士正有秩序地向北面的瓦弗尔退却,以便和威灵顿的部队保持接触。

这次战役,格鲁希动作太迟缓,本该18拂晓就应该动身行动,他却在上午8、9点钟才动身。慢吞吞地走了两个小时。11点30分左右听到从圣让上传来的炮声,他却拒绝了热拉尔想圣让山方向进军的计划。他继续追击英军后卫,盯住法军。


滑铁卢战役失败之二~拿破仑本身的失误

在攻击齐普第一军时遗忘掉驻扎在8英里外的沙勒罗瓦郊区的洛鲍第6军,拿破仑根本没有使用他。战斗结束后拿破仑骑马离开了战场,没有给格鲁希留下任何关于追歼已遭重创的敌军指示。这次战斗拿破仑投入了他的一半兵力,其胜果只是一点点!

将一份潦草的铅笔手令传给了戴尔隆,戴尔隆迷惑地把军队偏离了拿破仑指定的地点。

由于泊若尔的报告拿破仑坚定了布吕歇尔的部队正在经过那慕尔和列日向马斯特里赫特溃退,现在要对付的只剩威灵顿的部队了。

命令钆鲁希率第3、4军和骑兵继续向东前进,侦察和追击那慕尔和列日方向的敌军,并报告敌人的行踪。(这是拿破仑在整个军事生涯里犯下的最大的灾难性的战略错误,他的

在收到格鲁希报告普军的行踪时,拿破仑晚8个小时才下命令给正在追击普军的格鲁希。

他将整个进攻的指挥权交给了内伊,内伊并不是一个高明的战术家,他只有勇猛。

他让热罗姆指挥雷耶的第6军,其目的是吸引威灵顿的注意力。可热罗姆却发动毫无意义的攻击,反而使法军损失巨大,使法军被牵制了。



在攻占了圣拉埃后没有出动老、中近卫军进攻威灵度的中央阵地。

以上几个方面就是滑铁卢失败的一些原因。当然一场战争的失败肯定有许许多多的原因,何况这是一场有名的战争。


当时,普鲁士军队的参谋长都不敢投入战场,只敢在旁边看着,他认为英军必败无疑,不想去送死

如果法军在战败情况下,拿破仑当机立断撤退,谁都不敢追击他,也不会输得这么惨 。

最后近卫军进攻失败,法军士气突然崩溃了

这场战役失败主要是指挥问题,败在了内伊,苏尔特和格鲁希三个人身上,拿破仑最大的失误,就是让他最优秀的战地指挥官,达乌担任部长留在巴黎。如果达乌指挥这场战斗,肯定胜利无疑。


结语: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生命中的最后一战,这场战役失败实属可惜。由于拿破仑不能当机立断延误战机,直接使法军在这场战役中错失良机,再加上部下格鲁希指挥失利,对这场战役更是雪上加霜,俗话说人倒霉了,喝口凉水都塞牙,在这场就连老天都在帮助对方,再加上碰到一个猪队友格鲁西,多方原因注定了拿破仑帝国的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