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姓开国将军,他是唯一的上将!不是湖北人,而是湖南人!



前面,江西老徐和他家分享了邓姓开国将军的信息,11位开国少将,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的邓兆祥少将,在邓姓开国将军中,最年长。不过邓姓有12位开国将军哦,而他是唯一的上将!不是湖北人,而是湖南人!


湖北是我国第二大将军省,将军多,比如张姓和王姓开国将军,湖北籍数量都是第一,邓姓开国将军加上邓华上将,就是12位,不过湖北也是最多的,湖北有邓可运、邓家泰、邓少东、邓岳四位邓姓开国将军是湖北籍。邓姓开国将军,大多是1955年的首授开国将军,邓姓开国少将成就最大的是来自肇庆的邓兆祥少将,1977年当选为政协副主席,属于副国级岗位。

此外,我们邓华上将,成就也很大,他也是副国级,而且邓华将军的战绩也非常漂亮,1910年出生与湖南省郴州市鲁塘乡陂副村的邓华将军,他是家庭环境不错,先后入岳云中学、南华法政学校读书,曾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7年5月21日晚,驻守长沙的武汉国民政府辖军,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率叛军捣毁了湖南总工会、农民协会、农民讲习所等革命机关,释放所有在押的土豪劣绅。马日事变是湖南大革命由高潮走向低潮的转折点。


其实马日事件并不因有马日的人名,而是因21日许克祥的电报代日韵目是“马”字,故事变为“马日事变”。因马日事件,邓华将军回乡组织革命,次年参加湘南起义,加入工农革命军第7师。这个7师,来自红四方面军,1927年在黄麻起义后,潘忠汝的部队突出重围到了,7月,工农革命军第七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一军三十一师,此后转载苏区,邓华因此随军上了井冈山。


1930年,邓华才20岁,参加红军两年时间,就成为红军师政委。这样的进步,可以说是少见的。解放战争时期,七纵在邓华等指挥下,长驱六七百里,横扫大半个辽西,夺占四城,歼敌8000。战机,稍纵即逝,邓华,十几天时间,拿下六座城市,歼敌三个暂编师,打的都是没有命令的仗,并且都打胜了。

邓华敢打没有命令的仗,说明他有独当一面之才,仗仗能打赢,说明他有大将之才。两者加强起来,说明邓华早就有驾驭全局的能力。因此,邓华后来成为四野第15兵团司令员、抗美援朝志愿军第二任司令员,完全不足奇怪。


1949年,邓华任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司令员,率部参加湘赣、广东战役。抗美援朝战役前夕,邓华调任第13兵团司令员,邓华是第四野战军的四大兵团司令员之一,是继彭总后的志愿军第二任司令员。邓华之后,还有两任杨得志和杨勇。四位志愿军司令员中,彭是元帅,是首任国防部长。杨得志担任大军区司令员长达20多年,还担任了总参谋长。杨勇呢,他从朝鲜回国后担任了北京军区司令员,后来也是副国级。


在历次革命战争中,邓华南征北战,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卓著功勋。1959年庐山的那场风波,邓华也受到了牵连,被撤职,后来去四川当了副省长,主管农业。直到1977年,邓华上将才复出工作,成就不逊色于其他几位志愿军司令哦,1977年后,邓华上将任军委委员,也是副国级。

邓华,也是邓姓开国将军中唯一的上将,相比广东肇庆籍邓兆祥少将,邓华的成就要大很多,不仅是职级上,还有就是邓华将军经历了多数革命战争,付出了许多。他在《论青年人生观》一文中写道:“青年人当舍身报效祖国,挽救国家危亡,解放亿万生灵涂炭!”

本期话题:邓华上将,在朝鲜战场上的13兵团,有几个军?他们的军长分分别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