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争议的蓬帕杜夫人,究竟是女中“诸葛”还是红颜祸水?

蓬帕杜夫人,本名让娜·安特瓦妮特·普瓦松,巴黎贵族圈中的“社交花”,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一生中最钟爱的情妇与红颜知己,巴黎资本家佛朗索瓦·普瓦松之女。为便于出入宫廷,国王路易十五特封她为蓬帕松女侯爵,世人称蓬帕松夫人。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曾称其为“裙子陛下”,她饱受争议,有人说她是女中“诸葛”,有人认为她红颜祸国。但毫无疑问,她的确是一位手腕干练的政治人物。

一、

让娜,1721年生,19岁时成婚,并和其丈夫育有一子一女,然而不幸的是,她们都幼年夭折,后与丈夫分居。她时常出入巴黎名流的沙龙,才思敏捷谈吐优雅的她在此期间变成了巴黎著名的交际花,与此同时在这一时期,他也认识了诸如伏尔泰、孟德斯鸠之类的著名人士。

这样一个花容月貌的少妇,又时常混迹在贵族名流圈的社交名媛早就引起了国王路易十五的注意。1744年的某一天,路易十五前往皇家围猎场狩猎,出发时,国王看到一名美貌的女子身穿蓝色的裙子,坐一辆粉红色的马车,返回时国王又看到这名美貌的女子,身穿粉红色的裙子,坐一辆蓝色的马车。路易十五将捕获的猎物送给他作为礼物。不久,在王太子路易十六和西班牙公主玛丽亚的婚礼舞会上,国王路易十五在舞会上当众向这名女子求爱,并说起了他们在皇家猎场的偶遇邂逅。

这美貌女子当然是蓬帕杜夫人,国王与她的两次偶遇,也是她精心策划安排的。在此之后,蓬帕杜夫人便成为了国王路易十五的情妇并入住凡尔赛宫。自此,蓬帕杜夫人左右逢源又结识了不少王公大臣和名媛贵妇,以此巩固了自身在宫廷内的地位。

二、

在凡尔赛宫里可没有什么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蓬帕杜夫人对政治有着独到的见解,这也是国王路易十五对她恋恋不舍的原因。一方面由于蓬帕杜夫人与伏尔泰、孟德斯鸠这些启蒙运动思想家相交甚密,另一方面她时常接触王公大臣使其对朝中的军国大事可谓说是了如指掌。她常常在国王一筹莫展之时献策,而路易十五也对她言听计从。

事实上,蓬帕杜夫人对国王路易十五的影响力异常之大。她是路易十五唯一一个信任的人,唯一一个可以吐露心事的人。在路易十五忧郁的时候,蓬帕杜夫人常常给他安慰和鼓励。有人曾说,蓬帕杜夫人的闺房才是法国实际上的政治中心,而她实际的权力相当于首相。蓬帕杜夫人不但能够提拔任免官员,也能够参与到外交当中。她支持并推行了财政改革。在七年战争中,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甚至以重金贿赂她,希望蓬帕杜夫人向法国国王提出退出七年战争。不过,都被蓬帕杜夫人拒绝了。

三、

她之所以饱受争议,毁誉参半,并被人指责为红颜祸水,正是因为她将法国卷入了“七年战争”之中,给法国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最终埋下了法国大革命以及波旁王朝覆灭的祸根。

汉武帝宠爱的李夫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夫以色侍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可想而知,蓬帕杜夫人最担忧的事情就是年老色衰、人老珠黄之后,国王会另寻新欢。由于路易十五昏庸无能,志大才疏,时常需要蓬帕杜夫人出谋划策。蓬帕杜夫人巴不得路易十五陷入令其焦头烂额的军政大事中。只有这样,她才可以拴住国王的心。于是在她的推动下,法国和几百年的宿敌奥地利结成同盟,当时的人称之为“外交革命”,在路易十五彷徨犹豫是否加入奥地利对普鲁士的战争时,她又怂恿国王参战。

蓬帕杜夫人的目的达到了,她的闺房成为了法国的最高指挥司令部。不幸的是,法国在战争中一败涂地损失惨重法国和奥地利不仅在欧洲大陆上失败,更糟糕的是,法国在印度、加拿大、密西西比河西岸的殖民地全部被普鲁士的盟友英国夺取。

从此蓬帕杜夫人开始变得不得人心,许多人对她的评价都是负面的,正如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先生所说:

这个女人耗费了我们那么多的人力财力,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的荣耀和力量,而且还破坏了欧洲整个的政治体系,除此之外,她还剩下一些什么?

在七年战争结束后第二年,1764年蓬帕杜夫人死于肺结核,终年4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