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英国为什么要在印度建立殖民地?

18世纪是英国的世纪,英国殖民扩张。在各处建立殖民地,在所有殖民地中最重要的便是印度,那为什么英国要在印度建立殖民地呢?我想是经济因素,印度太富饶了,有大量的经济利益。政治因素,印度可以作为英国殖民地的桥头堡,向东南亚以及中国等地进行扩张,从而达到英国的利益。


第一个原因,经济因素,印度的富饶吸引着英国人的贪婪。


第一个方面,印度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气候都比较优越,摊开印度的地图。映入眼前的是巨大的恒河平原,以及印度河平原,西到阿富汗地区,东到中国地区的横断山脉。如此广袤的平原,除了西部印度河平原有部分沙漠之外,大部分都是比较平坦,水流充沛,从而便可得知这一地区的交通便利,以及众多的人口,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一半分为雨季,另一半分为旱季。并且高温天气,这种情况便适合水稻以及各种农产品的生长,所以说印度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第二个方面,英国人进行开展棉花的种植,从中获取了巨大的财富,最适合种植棉花的地区为南纬32度到35度,以及北纬37度左右地段,这些地区的无霜期为每年200天左右,温度不低于10摄氏度,降雨量为500到635毫米之间。而印度是种植棉花最好的地方,印度在古代便发展出了自己的棉纺技术,然而棉花在欧洲是不会长生长的,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英国人也加入殖民贸易中。1600年,英国人在印度成立了东印度公司,英国人便发现棉花的各种好处,棉花可以御寒,对于欧洲人来说是极大的吸引力,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棉纺机的发明,一下子刺激了棉花的需求,以及降低了棉纺织物的价格,英国人从中嗅到了商机,便开始迫使印度人大量种植棉花,以至于恒河地区便出现了一望无际的棉花田,从而导致印度自然经济的瓦解,对于英国人而言,确实获得了大量的财富。


第二个原因,政治原因,印度可以作为殖民地的桥头堡,向四周扩张。


在地理上,印度是处于封闭的情况,北边是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南边是广阔的印度洋,中部却是巨大的恒河平原,所以印度可作为一个英国前沿的战略基地,即有充足的物资,又有四处封闭的地理自然环境,英国人便可以向四处扩张,英国人扩张无非是想要获得更多的利益,比如英国人向喜马拉雅山南麓扩张,他们想要打通西藏和中国内地,获得与中国通商的渠道。


英国早就知道在遥远的东方不光有印度,而且还有古老的中国。英国人想要打通印度北部至西藏到中国内地的贸易通道,便开始谋划吞并印度东北部的一些小国家,比如尼泊尔,但是英国想要打通东北这条贸易通道却被大清国给斩断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和清朝时期尼泊尔入侵西藏有关,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众国家中,尼泊尔这个国家最强尼泊尔人骁勇善战,是英属印度北上征服喜马拉雅山区的主要对手,英国人抓住尼泊尔内乱,导致尼泊尔人入侵西藏,最后大清朝将尼泊尔战乱给平定了,并在此限制与英属印度通商,英国人本来想打通这条贸易通道来弥补英国货物在中国东南沿海贸易损失的利益,这或许也为1840年的鸦片战争埋下了伏笔。


终结


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明珠,英国人榨取了巨大的财富,英国人在此建立殖民地,对印度富饶一直怀有贪婪,并且也想以印度为桥头堡向四处扩张,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