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 十年磨砺——三江源,重彩绘就移动蓝(一)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02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抗震救灾10周年。玉树市,一座现代化新城在亘古高原拔地而起,巍然而立。作为玉树灾后重建、十年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玉树移动通信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过渡保障、灾后重建和跨越发展阶段,青海移动员工感恩奋进、英勇拼搏,十年心血加汗水,浓墨重彩,绘出一个信息化的新玉树。

玉树4.14,不能忘却的记忆

让我们将时间回溯到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当日中午,一位记者将地震灾区第一组图片通过全球通手机彩信发往新华社,瞬间,玉树地震引起全球关注,全国人民温暖的目光聚焦青海玉树。

地震导致青海移动玉树分公司通信主楼严重受损,成为危房;玉树移动1名员工遇难,2人受伤,员工家属中多人遇难。自治州所辖6县,玉树和称多两县移动通信保持通畅,其余4县发生阻断;自治州境内98个基站中的65个基站退服,正常运行的33个基站话务量剧增,成为对外联系的唯一信息通道。玉树移动的灾情牵动了全国移动员工的心,抗震救灾保通信的工作同样牵引着各级领导、灾区群众关注的目光。

在青海各级政府、省通信主管部门和中国移动集团的指导支持下,青海移动以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肩负起玉树抗震救灾、保障通信的重任,身处灾区的移动员工和从各地到达玉树的建设者们,发挥“大爱同心、坚忍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在废墟上高擎起中国移动的旗帜,为灾区提供网络保障、通信服务。

2010年4月14日早晨,青海移动接到玉树移动灾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通信保障预案,紧急赶赴现场,在通信抢险、后勤保障、业务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紧急部署,并立即展开灾区移动通信抢通工作。

14日23时许,两辆应急通信车到达现场,分别在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玉树巴塘机场开通投入使用。公司抗震救灾现场指挥小组立即组织三支通信抢修队伍,分赴玉树至机场方向、玉树至杂多昂欠方向、玉树至治多曲麻莱方向进行光缆抢修。抢修人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硬是以最快的速度抢通的通信。

4月17日4时6分,青海玉树县地震灾区至杂多县、玉树县上拉秀2个方向的移动本地网光缆抢通,启用18个基站,两个方向主要基站全部开通,并在曲麻莱、治多等县采用应急通信车的通信方式恢复通信。玉树县至隆宝、治多方向光缆抢通,标志着玉树地震灾区六个县全部抢通,灾区“信息生命线”得到有力的保障,同时也标志着移动通信通信保障工作由“抢”通进入“保”通阶段。

网络抢通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为党政军服务,为灾区群众服务,确保他们的通信需求。地震当天14日,青海移动开始发送抗震救灾公益短信彩信,并在灾区七个群众聚集的地方,陆续布放“中国移动免费报平安电话”点,15日,制作了以公布玉树州政府抗震救灾服务热线为内容的彩铃,16日,为抗震救灾工作免费开通移动400救灾热线。

据统计,玉树移动震前占有70%的市场份额,震后登录中国移动网络用户数达8.5万多户,其中移动漫游用户近4.3万多户,是震前漫游用户的10倍,移动网络承载了灾区绝大部分用户的通信。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移动人在灾区顽强地挺起了不倒的通信脊梁,通过无形的网络信号和看得见的客户服务,在玉树震后的废墟上高擎起中国移动的旗帜。(作者:师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