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为人处世看唐代“秘书”房玄龄是如何走上巅峰的?

房玄龄是唐朝的宰相,名门贵族的他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有机会博览群书,因此在知识存储上不可谓不丰富,更为重要的是他这个人有极其敏感的政治远见。在贞观年间之前,他帮助李世民经营实力,出谋划策,最后成功夺取皇位。就连李世民都亲口承认他有运筹帷幄定江山的能力。他从政的几十年当中,不管是法律制度的制定和修改,还是政府机构的调整以及统治者的用人取人策略,几乎都流露出他的身影。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号称唐朝"大秘书"的房玄龄先生。

辅佐君主,全心追随

房玄龄投奔李世民的时候,李世民还并不是大唐的皇帝,只是当年的秦王,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得出来,房玄龄是一个非常有政治远见的人。而且自从追随了李世民之后就没有再追随过别人,不管是南征北战还是宫廷政变,他都一直呆在李世民身边出谋划策,一心一意的帮助李世民,知道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有些像,真可谓是鞠躬尽瘁。为了帮助李世民登上皇位,房玄龄更是替他策划了玄武门之变的行动。

知人善用,用人所长

唐太宗在位时期,激起了隋朝灭亡的教训,就是因为隋朝不注重用人才和保护人才,因此他在位期间,广开门路,广纳贤才。而在人才引用的过程当中房玄龄再一次充当了他的秘书角色,帮助唐玄宗从天下找来大批的谋臣猛将。且经过他引荐的那些人,都是一心一意能够辅佐李世民的人,没有私心可言,就比如当时的杜如晦,就是房玄龄推荐给李世民的。另外他还非常注重一个人的品格和技能,只要一个人的品行足够好,又拥有一技之长,他就会想方设法的将这些人推荐到朝廷当中任用,比如当时的戴胄,会得到了他的推荐,很快便升到了户部尚书的位置。

笔下生花,事事尽心

作为唐朝的"大秘书",房玄龄凭借的不是什么卑劣手段,更不是通过什么后门途径,而是靠着笔墨纸砚,得到了统治者的赏识。从有关唐朝的电视剧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房玄龄在出谋划策和进谏的时候,表现出一种非凡的口才,而且他在吟诗作对的文学领域,也可以说是各领风骚。

另外我们在研究唐朝历史和唐太宗的时候,经常会说魏征是唐太宗的镜子,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房玄龄是唐太宗的一只手臂。李世民离开了镜子是可以生活的,但是离了这条手臂的话,他便无法正常的生存下去。而且房玄龄在整个统治过程当中,也的确发挥了手臂的作用。逼李世民的事情,事无巨细他都要管,因此在李世民晚年的时候,都抱怨他这个人对工作管得太细,不过这并没有让房玄龄有所改变,依旧那副我行我素的样子,事事尽心。

谦和恭敬,从不居功

从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房玄龄可以说是李世民身边的红人。如果换作是其他人有这样地位的话,他们无时无刻不骄傲的对外人吹嘘。但是房玄龄并不这样,是一个谦和恭敬的人,哪怕是大家都认为他是有功之人,他也会连连推迟,从来不居功自傲,不骄傲自满。虽然辅佐李世民的时间很长,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但在皇帝身边工作,他一直都是小心谨慎的,只要稍微发现皇帝脸色不对,他便马上跪在地上求情。其他的那些朝廷同事们,倒是显得比较友好,因此在朝廷当中他的声望还是很高的。

李世民曾经这样评价房玄龄:"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这个评价可以说是相当的高了,李世民用这八个字评价房玄龄,说他一心一意都为了国家,为了辅佐自己,而没有半颗私心为他自己,是一个值得尊敬和敬佩的人。从李世民的这个评价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房玄龄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历史上,都算一个合格的宰相,也可以看得出来他在做宰相的期间,为了唐朝,为了李世民付出了诸多的心血。

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得出来房玄龄一生都在为李唐天下拼搏努力,既成就了李世民,也成就了贞观盛世,更让他成为了一个合格称职的唐朝"大秘书",得到了唐朝人和后代世人的美评。除了他房玄龄之外,恐怕历史上再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这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