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窗户手一戳就破,为什么还能够遮风挡雨?

我们知道,在古代,我们没有玻璃之前,我们的窗户基本上都是纸做的。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古装电视剧或电影里,人们想干坏事或者好奇,就用舌头把手一舔,然后就可以在窗户上戳个洞,这样就可以看到窗户另一侧想看的事物,而且还不会打扰到别人。每当看到这的时候,我想大家应该都会有疑问,这样的纸做的窗户怎么能够遮风挡雨呢?


其实,当时的窗纸并不像我们现在用的这种白纸。古代的工匠在做窗户纸时,都会在上面用桐油刷过几遍。有了这样一层油,它就不会害怕被雨水损坏,并且会变得更加的有韧性,而不是那么容易被风吹破。而且细心的我们会发现,古代的房屋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屋檐都很大,所以只要不是狂风暴雨,就不会轻易损坏窗纸。

另外,我们以前的窗纸并非纯粹由纸浆制成。据报道,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由茧或桑皮制成的棉纸,这样的纤维有着较强的坚韧,防风耐用。另一种就是砂纸,通常在桐油中浸泡一会儿,它就会变得透明和防水。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提到的窗纸具有不同的含义,它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隔阂,例如,男女的情感发生到一定程度但是大家都没有提出来,我们就会说他们之间的窗户纸还没戳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