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革命前辈朱耀龙:(十四)

1952年11月朱耀龙跟随部队从朝鲜回国后,部队驻扎在天津。他曾讲述一个真实的笑话:有一个周末,他和战友到街上散步,看到水果摊上摆着一种黄颜色色水果,很像几个抱在一起老黄瓜,就问是什么?摊主说香蕉,他们要了一把称重付钱后,朱耀龙当即掰下一个就吃,摊主有点奇怪并轻视说:“香蕉要扒皮吃才行!”朱耀龙当即就发火回应说:“你这个同志啥意思?这还用你说?我堂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难道不知道怎么吃香蕉?我喜欢连皮吃!”回部队后说起此事,战友们都笑的肚皮疼,他们确实没见过香蕉,也不知道要扒了皮吃,多年以后每当见到香蕉,战友们还拿此事说他的笑话。






朱耀龙所在部队坦克一师摩托化步兵团于1956年5月移驻北京市昌平县南口镇。后来他妻子崔福兰讲述过:其长子朱国强一岁左右时,母子俩去部队探亲,一家三口去北京昌平县城里,孩子玩耍摔倒了,他也不去抱,经常是他走在前面,妻子拿着东西、抱着孩子跟在后面。朱耀龙时刻注重自己的军容军姿和军人形象,直到老年时走路还是昂首挺胸,保持了一名老兵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一生都始终保持了积极乐观的心态、钢铁般的意志和军人风范。

1958年部队动员军人去北大荒,说是去了可以家属随军,父母孩子都可以去,当时朱耀龙有老父亲、妻子和两个儿子,全家五口。年迈的老父亲拒绝去北大荒,不想死在异乡,他经慎重考虑,申请转业回家。1958年3月朱耀龙从部队回到了原籍----山西省洪洞县赵城公社,先是在社办企业工作,1960年初调任刘家垣公社任武装部长,1961年夏天调任双昌公社武装部长,1962年3月调任赵城公社武装部长,还兼任了赵城公社副主任并分管农业,他发动和带领各村党员群众,兴修水利、封山造林,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治沟平地、改良土壤、修渠储水、栽培枣树,大干苦干,提高粮食产量。为防止汾河泛滥成灾,方便两岸交通,在他的努力争取下,县里同意拨款建造赵城汾河桥,朱耀龙任建桥指挥部总指挥,汾河桥建成历时一年多,他吃住在工地,很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