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水畫前世今生(一)

身為中國人,我們對了解中國畫文化的起源又知多少?

從新石器時代在彩陶上描繪紋飾算起,到目前的繪畫,中國畫已經前後經歷了七千多年的發展。

公元5世紀已有了獨立的山水畫,比西方18世紀才獨立的風景畫要早13個世紀。因此,今天學習山水畫,如果我們多瞭解山水畫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過程,及其理論基礎,技法和創作方法等,肯定對我們的學習進度和深度有積極幫助的。

山水畫是國畫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現在先讓我們瞭解一下中國畫的前世是怎樣的。

中國山水畫簡稱“山水畫”。以山川自然景觀為主要描寫對象的中國畫。形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但尚未從人物畫中完全分離。隋唐時始獨立,五代、北宋時趨於成熟,成為中國畫的重要畫科。傳統上按畫法風格分為青綠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淺絳山水、小青綠山水、沒骨山水等。

隋代展子虔《遊春圖》

這都是最早期的中國巖畫

巖畫上的圖案

這都是最早期的中國巖畫上圖案

以上是中國發現最有研究價值的古巖畫地方

這都是最早期的中國巖畫上圖案

出土遠古時期陶器

出土青銅器

出土漆器

出土帛畫

古代壁畫

古木迠築結構圖案

當時的中國畫是以人物畫為主的。

墓穴壁畫

本篇給大家介紹的參考材料暫到這裡,下一篇將繼續介紹中國第一幅存世山水畫的誕生。

《 待續......下一篇閱讀》